1. 主页 > 生活经验

政策“种”在链上,服务“跑”在前面!德州半导体产业的生长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通讯员 韩哲

10月21日,2025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德州)大会盛大启幕,这场汇聚院士专家、上下游企业负责人及行业精英等嘉宾的行业盛会,不仅成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高端平台,更成为德州市集中展示半导体产业多年深耕成果的窗口。另外,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山东先导智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投产仪式。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高算力芯片的巨大需求,推动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创新,并由此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2022中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峰会、2023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今年,又一盛会——2025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德州)大会接续召开,与会嘉宾们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半导体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到高规格产业大会连续四年举办,德州市已然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热土,而其背后的发展密码,正等待着进一步探寻。

近年来,德州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项目先后通线量产,威讯二期、先导科技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随着“有研系”7个大项目落地投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从一片‘芯’的萌芽、到一条完整产业链的构建”,更是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0”到“1”飞跃,更被授予“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德州)”称号。

从2013年引进威讯联合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项目开始,到2018年有研科技集团携大尺寸硅片项目强势加盟……德州天衢新区已成为德州市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已经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研发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5+1”主导产业。

在位于德州天衢新区的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亿金”)德州生产基地,经过熔炼、压加、焊接、机加工等一道道精密工序,一块块高端靶材逐渐成型。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块”,就是芯片的“神经脉络”,虽仅占芯片成本的3%—5%,却是“关键少数”。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技术实力,有研亿金成为国内高端靶材领域的龙头企业,是数十家芯片厂的第一供应商,其生产的铜系列靶材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为国产高端制程芯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德州天衢新区对创新平台持续投入,总投资30亿元的绿色低碳半导体产业园预计10月底竣工,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共包括6座单体建筑,涵盖高标准洁净厂房、倒班楼、仓库、化学品仓库及废水处理站等设施。

“原本计划2026年5月底交付,按照天衢新区管委会和项目商要求,经过参建各方的多次研讨,我们把工期提前了整整7个月,预计今年10月底即可完成。”德州天衢新区绿色低碳半导体产业园项目负责人钱汉指着现场展板介绍。这一“建设加速度”的背后,是施工团队与政府部门的紧密协作,更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实干成果。

在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天衢新区管委会多个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以“全流程护航”的姿态为企业排忧解难。例如,项目北侧一处8米深的私人鱼塘恰好位于规划的废水处理站用地范围内,若不及时填埋,将严重影响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得知这一情况后,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主动牵头,联合袁桥镇政府、发改统计部、财政金融部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积极与鱼塘所有者沟通对接,耐心细致地解释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协助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方案,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保障了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

创新生态,厚植沃土,德州市出台“硬核”政策包,涵盖要素保障、基金支持、科技人才等多项措施,编制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德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等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并且,德州市背靠北京半导体产业“1小时人才圈”,在北京建设有“人才飞地园区”,拥有山东大学智库团队,围绕高端人才引进,推动国内知名高校与德州市链主企业共建校地人才培养平台,打造最适合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人才基地;拥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单晶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

从“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到高瞻远瞩的规划引领,每一步都坚实有力,为德州市半导体产业发展汇聚了磅礴智慧与创新力量。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各方发展的信心愈发坚定,蓄势待发。

“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德州,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链思维谋发展,为山东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靶材力量’。”有研亿金德州生产基地总经理滕海涛说,有研亿金将深度整合上下游资源,强化各环节的协同联动与价值衔接,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为保障产业链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徐锐表示,下一步,将把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建议吸收好,把取得的成果承接好、运用好。一方面,继续招引“大而强”头部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另一方面,持续抓好“小而美”配套项目,优化产业生态。同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全要素保障,进一步擦亮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名片,为山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2013年的一颗“种子”到如今的“产业森林”,在德州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政策、技术、人才与资本正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德州“芯”走向世界舞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41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