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公考锦囊|申论写作素材如何积累?

点击上方蓝字“服务万里行”关注我们
一、平时多留意身边平凡小事

  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都是社会现象,反映着社会问题,不一定要非常具体,只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即可,均能够成为写作素材。

  例如主题为“教育”。我们从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去入手。包括:“学校中的好学生与差学生”、“教育歧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德问题”、“学校加班补课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等。

  这些事件并不一定要说的非常具体,不一定要选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们可以是反映宏观现象的词汇,也可以作为论据。而且,选取来自与生活,难度会更小。

  二、多积累社会新闻热点事例

  社会新闻热点事例较之于身边平凡小事,要更加具体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

  例如主题为“创新”,我们就可以从具有创新性的新闻热点事例作为作文素材。包括:“央视《我爱发明节目》”、“苹果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事业单位合同制”、“划片就近入学政策”、“校长教师论证制度”、“绿色信贷政策”等。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人民网、人民日报、半月谈、地方报纸等多种方式积累。尤其是现代年青人依赖手机,我们就可以下载新闻手机客户端,既方便有全面的积累素材。

  三、多了解原理效应

  原理效应反映社会客观规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适合很多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

  例如: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最短板,大多数的作文写作都可以使用它。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容易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决贪腐问题、企业自律加强职业道德、个人完善自身修养等。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容易物极需反。一般用在政府要倾听民意不要过度压制、企业要关爱员工不要过度压榨、学校和家长要爱护学生不要过大压迫、个人要适当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奔波等。

  我们会发现原理效应的使用很灵活,且适用主题很多,建议考生可以多积累些热门的原理效应。

  四、适当背诵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论证素材,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与内涵。但是,其难度在于:(1)记忆难;(2)内容多;(3)针对性难以把握。

  往往考生背诵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写作文的主题稍稍有所变化,这些素材可能就无法使用了。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多背诵“创新、改革”“爱国”“民生”“良好心态”“官民关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写作文用到的几率会大一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离本科只差一个选择!

(无法扫码进群时请发信息:"进群"。)

大专本科学历提升报考(国开电大、网络教育、成人高考、自学考试)

四川2022年春季大专本科火热报名中!

往期精彩回顾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青白江区2021年金秋招聘季活动 第四期
四川什邡特色美食|美味的红白镇冯姐豆腐乳,在家即可等待送货上门了!
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

欢迎点、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15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