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有名的诗句分享(李贺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朝诗坛“三李”中,李贺的名字大名鼎鼎,他也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诗风俊俏浪漫,对昏庸腐败针砭时弊,对下层百姓同情有加,诗歌格调清丽璀璨,在唐朝中期诗坛独树一格,具有开拓之功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李贺的十首诗作,体会诗文背后之深意与文字之魅力。
李贺的祖上是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但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他从小消瘦,天资聪慧,七岁能写诗,在那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李贺长大后在科举之路一定能够顺风顺水。在一厢情愿编织着一个甜蜜为官的梦想下,李贺信心满满,但事与愿违,命运与李贺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直至其去世,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
相传,李贺只活到27岁,也有一种说法仅活到24岁,总之是英年早逝。李贺的早逝是因为抑郁,他呕心沥血,胸怀大志,但所做的小官无法满足其欲望,他自认为被侮辱,身具大才却不能功成名就,导致整天郁郁寡欢。同时因为妻子患病离世,心情更加苦闷,辞官隐居,以写诗为乐,但还是没能阻挡命运,不到三十岁便离开人世。
在“昙花一现”的一生里,李贺共创作二百余首诗歌,首首都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之作。不论哪些题材,李贺在诗文中均展现出超强的想象力,他用奇诡的构思,简短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幽奇的文字世界,使作品具备艺术的张力,细品后直击读者内心,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诗歌贡献方面,李贺拓宽了诗歌的选题,为诗歌创作贡献一个全新的领域,此贡献可谓卓越。李贺善于并娴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一方面能够体现李贺与生俱来的敏锐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展现出他对诗歌语言本身修辞美的追求与重视,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感受诗人所想,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比喻也是李贺惯于运用的手法,通过恰当的比喻,用文字勾勒出一个奇幻又新颖的世界。此外,夸张也是极为常用的手法,他将大千世界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来,侧面体现诗人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色彩的词汇,他用色彩反差来反映出不同的情景,体现不同的心境。
他的作品,借古讽今题材较多,他游历南北,看到人民被压迫剥削,看到统治阶级荒淫之丑态,内心愤慨,借古讽今,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是李贺成就较高的诗歌题材之一。发愤抒情诗能够体现诗人的远大抱负,体现他的雄心壮志,但无奈未能触达到,加之病痛的折磨,让人感觉身怀大志,又极具才华,却无能为力的悲叹。
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在我国诗坛留下浓重的一笔,而且他的诗文极为受到后人的喜爱,对后世诗人影响也很大,尤其温庭筠、李商隐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天才诗人李贺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与浪漫,细品后你一定会爱上李贺的诗的。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南园
[唐] 李贺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老夫采玉歌
[唐]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秋来
[唐]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塞下曲
[唐] 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南山田中行
[唐] 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官街鼓
[唐] 李贺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捶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野歌
[唐]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巫山高
[唐] 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北中寒
[唐] 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