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岭南笔墨“点亮”上海苏州河畔

“其命惟新”大展光影秀在上海静安苏州河畔苏河光映厅上演。主办方供图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每逢夜幕降临,上海苏河湾亲水平台人气渐旺。市民游客纷纷聚集在栏杆边,争睹岭南经典作品风采——林风眠的《青衣仕女》、关良的《三打白骨精》、陈永锵的《鱼跃图》、杨国辛的《好果子》……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水,被岭南笔墨点染成一幅幅生动画卷。

作为“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线下展览启幕的预热活动,一场光影展演已于静安苏州河畔苏河光映厅上演,用光影结合AI的艺术创作方式对画作进行动态化创新呈现,让岭南画派的经典作品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

苏州河是流淌上海百年基因的母亲河,甚至有人说上海的气质尽在苏州河两岸,在这一极具海派文化代表性的苏州河岸,以光影“重生”岭南画派艺术大作,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水墨花园”倒映在温婉的潺潺流水上,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反差,海派的万千气象与岭南的“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精神也在此得以贯通呈现。“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光影秀精选岭南画派代表艺术家,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以巨型水墨动画、动态投影等不同数字技术进行呈现,通过数字化手段赋予传统水墨艺术全新的视觉体验,形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精神共振。

700多件(套)经典代表作将齐聚一堂

这场相隔百年的相遇早有伏笔。1912年4月,人称“岭南三杰”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来到上海福州路惠福里创立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在第一期刊出陈树人编译的《新画法》,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

岭南画派与海派也在艺术创作上互相影响。1934年,海派巨擘刘海粟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前言中,首次明确将“二高一陈”的艺术探索从“折衷派”定义为“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名声从此响彻大江南北。

在即将登陆上海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700多件(套)经典代表作齐聚一堂,将共同呈现岭南文化的“视觉史诗”。王绍强期待,大展将有助于梳理广东美术百年脉络,揭示“其命惟新”的精神传承,持续推动粤沪两地美术研究交流。

采写:南都记者林经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812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