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揭秘阅兵背后的“关键小事”:3500余厕位人走即清、洁净无味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万众瞩目,背后确保这场国家盛典顺利进行的,还有环卫工作人员对如厕保障这件“关键小事”的专注。

记者在北京市环卫集团了解到,天安门周边、人民大会堂附近、长安街沿线共设置三类厕所、总计140座,提供了3500多个厕位。

负责厕所搭建、保洁的北京环卫集团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为了不影响天安门广场日常秩序,临时厕所的框架搭建只能在每日22点至次日凌晨2点半之间进行,如厕高峰期,有70余名引导员实时调节男女指示牌,确保厕位平衡。

帐篷厕所。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环卫集团保障团队提前推演,分区域提供3500多个厕位

“我们的目标是保证广场上的军民都能方便快速有序如厕。”北京环卫集团生产运营部负责人表示,保障团队提前进行推演,结合过往经验,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对厕所进行精准安排。

在人民大会堂东侧、国家博物馆西侧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了厕位足、效率高的帐篷式厕所;长安街沿线如厕人员相对分散,设置了像汽车一样的拖挂厕所;单体厕所则安装在如厕人员相对较少的区域。三类厕所总计140座,提供3500多个厕位。

厕位的空间利用也下足了功夫。保障团队反复调整厕位间距,在保证成年人转身、起身不局促的前提下,把多余空隙精准压缩;同时改进隔断设计,既省出了空间,又不影响保护隐私。这样一优化,在广场核心区域的厕位多出了20%。

帐篷厕所内部。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四个半小时内完成进场、搭建、撤场

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副总经理董建刚介绍,为了不影响天安门广场日常秩序,临时厕所的框架搭建只能在每日22点至次日凌晨2点半之间进行,四个半小时内必须完成进场、搭建、撤场全流程,“那四个半小时,真是一秒都不敢耽搁。”董建刚表示。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东五环外的平房基地里,工作人员提前把钢架、篷布、螺丝等材料按搭建点位、次序编号装车,运输车队提前踩点,哪辆车先出发,哪种材料先到现场,背后都有精细考量,确保实现卸车即开工。

在搭建现场,由于辅道路窄,叉车进不去,工人便肩扛手抬。最煎熬的是厕所内部施工,北京还在夏天,密闭帐篷内气温可达40多摄氏度,工人们的衣服湿透了,能拧出水来。“汗水用衣袖一抹,就继续干活儿。”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装备服务中心经理张志国说。

在两个月前,北京环卫集团工作人员在南池子开始搭建首座厕所,夜间搭建主体,白天内部施工,37个日夜后,全部厕所于8月8日搭建完工。

拖挂厕所。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70余名引导员实时调节男女指示牌,确保厕位平衡

尽管是临时厕所,但背后有不少专业门道,才能保证进入后内部整洁、无异味。比如采用真空冲厕系统,确保“冲得净、不飞溅、还省水”;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加高隔板保障隐私;部分拖挂式厕所采用发泡冲洗装置,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单个厕所的承载能力。

“纸巾、洗手液都适时补充,不会出现短缺情况。”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装备服务中心经理助理徐书凯说,保障人员通过科学测算,定下“每小时巡查”的标准,纸巾盒也装在伸手可及的高度。

3日上午,广场欢声如潮,厕所保障团队全程“在线”:专业保洁员驻守每个点位,人走即清、满桶即运,始终维持洁净无味;维修小组背负工具包持续巡检,践行“3分钟响应、10分钟解决”的承诺;如厕高峰时,70余名引导员实时调节男女指示牌,确保厕位平衡,实现有序如厕。

到了中午,人群渐散,厕所维修工张保卫已行走4万多步。他拖着酸胀的双腿说:“我们干的都是些小事,能为国家盛典作一点贡献,听到上厕所的人说一句‘厕所真干净’,心里就挺快活的。”

新京报记者王景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733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