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电单车时速超25公里直接断电

市民在街头骑电动自行车穿行。南都资料图

9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市场监管总局表示,9月1日之后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才能出厂。

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国标有哪些关键变化?

电池组与控制器不匹配无法骑行

以往部分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性能余量较大,能够轻松超出标准车速,给非法篡改留下空间。为此,新国标增加了针对性指标,增加了电池组与控制器之间的识别和匹配功能,一旦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电动自行车将无法骑行。

新国标还对车速做出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新国标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

铅酸蓄电池性价比高,但能量密度低,按照旧标准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kg的限制,只能安装小容量电池。为此,新国标将铅酸蓄电池的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kg,其他类型车辆上限仍为55kg。

塑料材料占总质量不得超5.5%

随着电动自行车在居民生活中的普及,相关的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问题,新国标加强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尤其是对非金属材料、导线等部件提出了更高的阻燃标准。

新国标还新增了对电动自行车中塑料部件的质量要求,规定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一标准的提出,就要有效降低塑料燃烧带来的火势扩大和有毒烟雾风险,要有效降低火灾时的火焰蔓延速度和毒烟释放量,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配备耐高温的整车编码,便于在发生火灾时溯源调查,避免因火灾造成的品牌和车型信息丧失。

增加北斗定位功能提升安全性能

近年来,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起因都与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异常有关。部分消费者未能及时发现电池异常,导致火灾的发生。为提升电动自行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新标准增加了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该功能采集车辆经纬度、速度、定位时间等信息,对电池电压温度,以及车辆的位置、速度等异常信息进行动态安全监测,提醒使用者和企业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用车,必须加装北斗模块。一般家庭用车可选装北斗模块。

加装通信模块迅速检测到安全隐患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还必须加装通信模块,将车辆的动态信息上传至企业或管理平台,一旦检测到安全隐患,平台将立即提醒用户和企业。通过这一功能,城市物流和商业租赁等领域的电动自行车将能更好地保障用户安全。

此外,新国标还要求加装的通信模块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确保数据传输途径的安全性,并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央视新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ngyan/7727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