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今日(8月7日)立秋。由于副热带高压加强,浙江暑热愈演愈烈。接下去几天,副高牢牢控制,各地气温基本稳居在高温线之上,且会越来越高,像衢州、丽水等地,40℃甚至41℃的气温也要来了!
这两天雷阵雨条件不算好,省内有分散性降水出现,其它地区的降水量都非常小。不过有雷雨地区还是要警惕和防范短时暴雨和个别8-10级雷暴大风的突袭。
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近期我省气温较高,预计今明天全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5-38℃,个别39℃以上。
图源:浙江天气
杭州未来一周天气,犹如复制粘贴一般: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雷阵雨。
由于气温攀升迅速,不稳定能量不断积聚,在午后最热的时候容易激发局部的强对流天气。
阳光持续灼烧,气温节节攀升,目前看杭州未来一周的最高气温维持在35℃的高温线上,尤其是9日、10日两天热度尤为突出,或将冲到38℃。
放在过去几年,38℃在杭州盛夏并不少见。但对于今年来说,截至目前的最高气温为38.6℃,出现在一个月前的7月初,从7月7日开始气温再也没有突破过38℃。
习惯了“凉夏”,骤然进入连续高温天难免感到不适。
气象部门提醒大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午后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外出需戴帽遮阳、穿透气衣物。随时补水,可喝淡盐水或绿豆汤。
中期天气预报
8月9日:浙北地区多云,午后到夜里部分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晴到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
8月10-12日:全省晴到多云,午后到夜里部分有阵雨或雷雨。
8月13-15日:沿海地区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晴到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
全省天气预报
今天明天:全省晴到多云,午后到夜里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以上有雷雨地区局地可伴有短时暴雨和个别8-10级雷暴大风。
今天早晨最低温度:
全省:26-28℃。
今天白天最高温度:
全省:36-38℃。
立秋要开始“贴秋膘”了吗?
立秋,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此时万物成熟,阴气逐渐增强,阳气则由“长”转“收”。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药师沈军提醒,立秋还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故有“秋老虎”之称,此时养生既要注意继续防暑,还要养肺润燥。
防暑要继续
立秋时节,还未出伏,秋老虎也虎视眈眈,这个时节的暑热不容忽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保证充足的睡眠,宜在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还要补充水分,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也要注意空调的使用,可以适当喝点姜汤,以防“空调病”。
宜养阴润肺
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饮食宜养阴清淡,滋润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大白菜、冬瓜、黄瓜等;肉类可食鸭肉、青鱼等;宜吃一些酸味的食品以收敛肺气,如苹果、山楂、石榴、葡萄、柠檬、猕猴桃等;宜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莲藕、银耳、梨、芝麻、蜂蜜等。
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啃秋”需注意
立秋节气,很多地方有“啃秋”的习俗,指在入秋的这一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以防秋燥。
但要注意,这个时候,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贪凉反而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所以“啃秋”的时候不能再像夏季那样贪吃冰西瓜了。
“贴膘”别着急
俗语云:“苦夏三分虚,立秋贴秋膘”。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而且江南地区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更容易诱发各类疾病,得不偿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6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