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硬约束下,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统筹和供后监管,实现全程跟踪服务,提高用地效率,及时唤醒“沉睡”资源,不断探索土地生“金”新模式
对闲置用地分类施策,盘活不同地块,缓解建设用地压力,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土地要素市场牵涉多个部门,完善机制加强协同是依法有效处置闲置用地的关键,玉林各地就此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黄庆刚
2025年初,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文地产业园,曾经无人问津的土地上、厂房里热闹起来。文地镇盘活近2万平方米闲置土地,成功引进3家产业链上下游电器企业,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
“预计今年正常投产达产后,公司可年产电器1000万台,用工300多人。”产业园企业广西格林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泽宇说。
寸土寸金关国计,一垄一亩载民生。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硬约束下,需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统筹和供后监管,实现全程跟踪服务,提高用地效率,及时唤醒“沉睡”资源,不断探索土地生“金”新模式。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广西玉林各地发现,当地全面摸排闲置低效用地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分类制定盘活措施,“一地一招”“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明确各方职责并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盘活低效用地,实现集约利用土地、提升企业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多效多赢。
摸清底数 打牢基础
一辆辆配送货车来来往往,消毒车间内的工人正在分拣餐具……记者在北流市西埌镇看到,一块曾经的闲置低效用地上已建成餐具消毒配送公司。
“现在每天处理套餐碗12万套、日清洗不锈钢盘120万只,目前合作的学校、餐饮店超过400家。目前有工人50多名,2025年打算再招工80人。”该公司负责人沈文芳说。
“这里曾是闲置多年的家具厂和兽药公司。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搭建起企业合作平台,整合利用闲置的24亩土地,租给现在这家企业。”西埌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顾恒汉说,当地充分利用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在招商服务企业时优先选择利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
推动土地资源利用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把有限土地资源用在“刀刃”上,基础在于底数清。玉林市近年对闲置低效用地开展“地毯式”摸排,为盘活土地提供基础数据。
容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黄占锋说,当地对低效工业用地现状进行再梳理、再细化,收集整理土地及建筑面积、产权归属、经营状况、企业诉求等信息,建立“一企一档”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实时掌握盘活动态。
北流市新圩镇镇长陈军介绍,该镇成立用地盘活专班和招商引资专班,研究每块用地的地理位置、交通、面积、用电量、政策支持等要素,建立起低效用地和低效厂房数据库,据此制定盘活实施方案。
截至2024年底,北流摸排出低效工业用地632宗8800亩,已盘活土地246宗3789亩,厂房21万平方米,引进企业200多家,预计增加产值超3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1.8万人。
在广西北流市西埌镇,一块曾经的闲置低效用地上已建成餐具消毒配送公司(资料照片) 黄庆刚摄 / 本刊
分类施策 盘活资源
记者在玉林各地采访了解到,当地对闲置用地分类施策,盘活不同地块,缓解建设用地压力,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玉林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家强说,工业用地低效利用或闲置有多种原因,相关经营主体也有不同情况,须分类施策。
以北流为例,当地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分类施策的一整套方法。对拿了地但“批而未建”的企业,引导其转让腾挪土地,满足新进优质企业用地需求;对有意发展但实力不足的企业,指导在其低效闲置地块上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或引进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对破产企业,结合招商引资鼓励新引进企业以拍卖等方式实现就地“换鸟”;对希望扩大生产且收购意愿较强的优势企业,鼓励和引导其对有闲置低效用地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为鼓励新引进企业以拍卖等方式实现就地“换鸟”,北流市北流镇将闲置多年的旧水电设备厂房土地,拍卖给在北流生产经营多年的一家玩具公司。“公司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创税10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3000人。”北流镇人大主席梁文旭说。
不仅工业用地,一些闲置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也得到盘活。
在博白县亚山镇四维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的1400平方米闲置厂房,为玉林桥联光电有限公司所用。公司生产车间内,随着工人输入参数,一件件巴掌大小的LED显示屏电子精密元件走下生产线。“目前不愁订单,这两年营业额增长明显,仅2024年上半年产值就有约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覃海岸说。
四维村党支部书记覃甫威介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村里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盘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议等,经会议讨论通过后,向上级政府上报盘活意愿和方案。2022年,村里从广东江门引进总投资8000万元的桥联光电项目,村集体实现年增收近10万元,带动60多名群众就业。
部门协同 强化合力
玉林市积极完善制度政策,强化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明确相关部门考核分工,凝聚盘活低效土地合力。
玉林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的《玉林市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实施方案》,为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更为细化的自然资源政策保障;玉林市国资委印发《玉林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监管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一系列部门举措出台,为盘活用地提供支持。
玉林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宗海说,土地要素市场牵涉多个部门,完善机制加强协同是依法有效处置闲置用地的关键,玉林各地就此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比如,北流市把盘活处置低效工业用地工作列入各镇年度绩效考评目标任务,制定考核评分细则;明确自然资源局、发改局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将低效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的回收、收储、建设项目审核把关、土地供后监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相关部门。
“博白县围绕重点产业链实行全域招商,通过强化部门协同更好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比如,为助力玉林在外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创业,组建博白县玉商回归工作专班,实现‘县领导主抓、多部门加力、各镇村落实’,织密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博白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广建说,目前该县博白镇新仲村玉商回归小微产业园等已见成效。
玉林各地还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江浙一带重要行业协会及商会联系合作,更加有效利用盘活土地。在陆川县乌石镇沙江村,当地盘活10亩闲置土地,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企业标准,建设起乌石数码众创园,成功引进广西益航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众创园的成功打造,既改善了原有土地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了该镇工业发展用地供需紧张、产业布局分散、土地开发强度不足的难题,又吸引了新兴产业项目集聚,带动当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陆川县乌石镇副镇长邱琳钧表示。
强监管 谋创新 优服务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用地,需要通过强监管、谋创新、优服务,充分激发闲置低效土地的资源效用。
破解权属利益复杂等用地瓶颈。一些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涉及权利关系复杂,处置盘活难度大。比如,部分企业将土地、工业厂房、设备等资产抵押时,常将不同资产抵押给不同银行,一旦陷入经营困境需重整相关资产,各方很难达成共识。业内人士建议,可参考北流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分类处置方法,支持盘活主体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强化已供土地开发利用监管工作。
探索“工业地产”等集约用地模式。“普通企业买地后可能因为资金不够充裕,只够盖一两层厂房,仍未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黄占锋建议,可推广“工业地产”模式,让投资者公开竞拍土地后建造多层标准厂房,每层都可单独办证,再由工业企业租赁或购买;工业地产开发商竞拍的土地可分批次审批交付,建好用足一定面积后,再审批交付剩余用地,保证高效用地。
跟踪服务保证用地成效。业内人士建议,对于租赁使用盘活土地资源的企业,应加强跟踪服务保证用地成效。可通过成立企业服务专班,实行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为意向企业和入驻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化、清单化、创新化推动企业落地投产,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4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