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谁在“加码”成都?

今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成都更高的城市定位和更强的城市功能。

“西部唯一的经济中心,也是除北京之外唯一的对外交往中心……”在11月13日举行的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被多次提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标定了这座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版图中的战略位置。

围绕“国家所需”,成都近来对准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既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功能。

而各路企业的反馈,正不断加持成都的信心,让“雪球”越滚越大——

10月以来,包括英特尔在内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接连宣布在蓉增资扩产。

9月至今,12家知名企业高层造访成都。这里面,8成为制造业龙头;

与此同时,还有11家企业落子布局,其中5家为“专精特新”……

制造,制造。这座志在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西部城市,正在谋划一种新的特质。

“董事长”来了

蚂蚁井贤栋、华为徐直军、京东方陈炎顺,三位民企“大佬”最近又来成都了。

尽管擅长的领域不同,但他们的目标很一致,就是与成都商谈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

如井贤栋所言,近年来,蚂蚁集团在蓉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成都城市发展的强大活力和澎湃动能”,“下一步将持续扩大在蓉业务布局,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交流,助力更多在蓉中小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公开报道显示,两个多月来,成都的“座上宾”几乎全是行业龙头的“董事长”。除上述提到的三位企业家外,还有中国商飞、中国一汽、中国中车、中国电建、国开投等多位央企掌门人。

从会谈内容来看,成都更希望借助这些实力强劲的“老朋友”,招来更多“新朋友”——上下游齐聚,才能形成更好的产业生态和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当然,这些企业之所以“用脚投票”,也离不开成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以航空航天为例,成都作为国内同时具备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三大城市之一,2023年航空制造产业集群的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形成了从整机到发动机、大部件、航空电子、地面设备的完整产业链。

而那些藏在“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里的“成都造”,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产业突破“万亿”大关。

以国产大飞机为抓手,成都不断加码,希望触碰“现代工业的王冠”。

城叔注意到,在商飞董事长贺东风造访成都后两个月内,11月4日,四川又率队赴上海,与贺东风会面,并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贺东风表示,将深化双方在成果转化、产业链配套、产学研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支持成都航空做优做强做大、国产支线飞机在川运营及大飞机规模化发展,加快将四川建成全国领先的国产大飞机产业基地。

可以预想,未来将有更多成都本土企业有机会融入大飞机供应链。而对于能源、轨交等重点产业的本土企业来说,发展机会同样可期。

世界500强增资

对企业来说,所谓“用脚投票”,从来不只是“来看看”,更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9月至今,至少有14家企业官宣在成都“落子”布局,其中包括3家世界500强和5家“专精特新”企业。

其中,打响“头炮”的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月5日,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西南区域总部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布局机器人激光雷达及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

在此之后,还有来自深圳、天津、杭州、洛阳的四家“专精特新”企业宣布进驻,而它们均来自新型显示领域。

当然,更令成都感到振奋的是,10月16日以来,不到20天时间,3家世界500强集体增资扩产——

2018年落地成都高新区的出光兴产与瑞联新材达成合作,拟对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出光电子材料(中国)制造基地项目增资扩产;英特尔和林德气体均宣布对成都增资,二者与成都分别已经有21年和10余年的“缘分”。

跨国巨头为何选择“再加码”?按照官方解释,这离不开成都对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

成都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受访时表示,在“投资盖碗茶”系列政企交流活动的助力下,成都快速、高效对接林德气体的投资意向,并实现增资项目落地。

所谓“投资盖碗茶”,即成都投促常态化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创新探索。

放到更大层面来看,自成都9月推进上述“进解优促”工作以来,已走访服务企业3.1万户,办结问题诉求1.7万个,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发展。

企业活,产业强。对成都来说,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关键还在企业。

就在上个月,成都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通过“特色立园”,成都期望能够实现“企业满园”。

一个例子是,作为园区发展的一个重点,成都谋划打造“镇园之宝”,并提出两种具体路径:一方面,通过招“大商”,引进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培育“有根企业”,推动本地企业上规上市、上板上云,形成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经济“跑起来”

功夫没有白费。从数据上看,今年1-9月,成都市工业投资增长50.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4%,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

在此助推下,成都经济又“跑”到了前面。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GDP增速达到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是经济十强城市中唯一实现增速提升的城市。

眼下,距离2025年已不到50天,在大项目、大企业的持续加码下,成都如何继续聚力奋进?

在今天的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多位参会者提出应推动“进解优促”常态化,擦亮“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服务品牌。

事实上,成都正有此意。

城叔从现场了解到,成都将专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和现代产业促进中心,前者作为“进解优促”常态化平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总部基地”,近期将在城南交子公园旁边“最好的位置”揭牌亮相。

而在招引制造企业背后,稳住制造业占比亦是成都面临的另一大课题。

对此,成都最新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和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重点被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上。

不仅如此,优化投资结构同样应被突出强调——只有保障工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才能确保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

成都投促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成都此前整合资源,梳理重点产业链“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化”三张清单,推动精准招引,促进一批引领性产业化项目。两个招商的具体方向将出现在新能源汽车和商业航天,前者是成都迫切希望补足的短板,后者则是其有望进一步突破的长项。

对于眼下的成都来说,只有先人一步,才能快人一拍、胜人一筹。而再多的好想法、金点子,还得靠立说立行、真抓见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0879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