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抽水蓄能建设要避免过热

如果要选出人气最高的能源设施,一定少不了抽水蓄能电站。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度》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094万千瓦,居世界首位,西南、西北地区实现抽水蓄能投产的首次突破。“双碳”背景下,抽水蓄能项目被视为护航能源转型的关键调节电源,广受各地追捧。不少项目凭借人造“天池”的独特风光,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

抽水蓄能和人们熟悉的常规水电站不太一样。它通常由一定高度差的上下两个水库构成,用电高峰时机组从上水库放水发电,用电低谷时吸收电网中多余的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入上水库,以此调峰填谷保持电网平衡。这就相当于给电网配置了一个“巨型充电宝”,以此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不仅如此,由于抽水蓄能启动迅速、运行灵活,还可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尤其在全网大停电、处于全“黑”状态的极端情况下,抽水蓄能可不依赖其他电源自行快速启动,并带动无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恢复整个电网供电,因此也被称为电网的“最后一根火柴”。

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成熟、经济性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调节电源,是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支撑。加快抽水蓄能发展,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替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化发展,2021年,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建设与运行,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为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政策加码,抽水蓄能电站迎来建设热潮。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建、在建及核准待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约2.3亿千瓦,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在建规模也跃升至亿千瓦级。抽水蓄能投资主体也更加多元,由电网企业扩展到发电企业,国有企业拓展到民营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规模提升背后,抽水蓄能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其一,电力支撑能力增强。2023年面对复杂的电力保供形势,抽水蓄能电站抽发电量、启动次数、调频台次、短时运行次数均较上一年明显增加,有效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其二,电力系统稳定作用加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系统电压波动更大,对抽水蓄能调压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抽水蓄能机组调压调相运行增加,有效协助完成电压稳定任务。

其三,有效促进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新能源资源丰富且装机规模比例较高的区域,抽水蓄能机组抽发次数增加,更好地促进了区域新能源消纳。比如,在新能源装机规模偏大的华北、东北地区,对抽水蓄能午间抽水需求较高。尤其是华北区域午间抽水消纳新能源需求,已显著高于夜间抽水填谷需求。

抽水蓄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过热现象。由于抽水蓄能站点资源稀缺,工程资金投入大经济带动效应明显,电站建设运营收益有电价保障,各类投资主体竞相布局抽水蓄能,地方政府积极推动项目核准、开工,部分地区抽水蓄能开发超出合理范围。去年4月,国家能源局明确指出,部分地区抽水蓄能发展存在前期论证不够、工作不深、需求不清、项目申报过热等情况。

抽水蓄能建设既要警惕“过冷”,也要避免“过热”。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是抽水蓄能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与其他常规电源不同,抽水蓄能电站本身并不增加电力供应,其功能作用主要是为电力系统提供调节服务。为更好发挥抽水蓄能作用,应根据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6990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