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流传一个消息,说青岛海边的高层建筑将被拆除。
我通过查询相关文件,发现这是一个假消息。
01 青岛海边的高层建筑
其实,对于在青岛海边建设高层建筑,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见。
同意的人会说,青岛作为一座世界知名海滨城市,海边就是市中心,若市中心没有几座高层甚至于超高层建筑,实在是太掉价。
反对的人会说,高层建筑破坏了滨海风景线,让人看着就不爽。
他们会举例说,原来的青岛是这样的: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独属于青岛的美。
可现在的青岛,成了高层建筑的现代化美:
如果说市南沿海的高层还有一定的美感,崂山小麦岛附近的高层则像是一堵墙树在了海边:
现在除了青岛火车站到太平角的这一段海边还能看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外,青岛其他的海边已经基本被高层建筑覆盖了。
这么多的海边高层,都要拆除?
02 拆除是个假消息
我们先来看这则消息的来源。
10月9日,青岛发布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中提到:
保护南部滨海区域的天际轮廓线,保持“起伏有致、平缓舒展”的特征。山前建筑不得突破山体轮廓线,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应拆除或降层。展现自呷角和海上航线眺望历史城区时和谐优美的景观。
关于青岛海边高层建筑将要被拆除的假消息就来自这一段话。
他们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没有看完全文,没有考虑上下文,典型的断章取义。
这段话来自“历史城区保护”这一章,相关规定也只针对“历史城区”。
青岛的历史城区在规划里说的很清楚:东沿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至海岸线,总面积28.0平方公里。
我们再来看上下文:
可见,“山前建筑不得突破山体轮廓线,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应拆除或降层”只针对历史城区的南部滨海区域,也就是团岛湾到浮山湾(延安三路)的这一段海边。
上图可知,这一段海边大部分都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建筑,只有东边和西边有少部分的高层。
我们再来看一个限制条件,“山前建筑不得突破山体轮廓线,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应拆除或降层”,这里界定了“山前建筑”。
上述这一段海边,只有观象山、信号山、小鱼山等寥寥几个山头,山前的建筑也基本是低层的老建筑。
即使有高层建筑,但上文还提到了一句话“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应拆除或降层”,这个“不协调”只是定性,没有定量,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不是说有高层建筑就要拆除。
因此,我才说“青岛将拆除海边高层建筑”是一个假消息,不仅涉及的海边很有限,还界定了“山前”,还得要求“不协调”,很少有高层建筑符合条件。
这个规定更大可能是针对待建、规划中的高层建筑“降层”使用的。
03 海边高层建筑真正的要求
在下面这张图中,对青岛历史城区划分了三档控制区:
一类控制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橙色线);二类控制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蓝色线);三类控制区(棕色线),历史城区。
对这三类控制区内的高层建筑的要求是:
很明显,一类控制区已经没有新建高层建筑的位置了,所以只要求了“整治、改建建筑”。
二类控制区的高层建筑“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不得高于其临近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如果周边没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也就没有高度要求了,像属于二类控制区内在建的云上观澜楼盘就设计成了高层建筑。
三类控制区,对高层建筑已经没有具体要求了,更何况是不在历史城区的其他海边。
其实,对于海边建设高层建筑,我们要辩证的来分析,并没有完全的对和错。我个人认为,只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就是可行的。当然在传统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范围还是不能建的,这本身就不符合审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8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