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高路
“上海地铁回应老人拖拽小伙要求让座”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讨论。5月1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地铁车厢内一位大爷和年轻小伙为“爱心专座”起争执。5月16日,上海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回复媒体表示,地铁车厢设“爱心专座”,未强制年轻人必须让座。
发生在上海地铁的这一幕让人读来颇为沉重。小伙子是如何做到老人在身边站着还能安然处之的?虽然地铁未强制让座,但该让还得让,否则设爱心专座的意义在哪呢?小伙子既然坐了这个座位,就应该随时做好向包括老人在内所有需要得到照顾的人让座的准备。尊老爱幼是美德,也是应该遵守的秩序,年轻人大大咧咧地坐着,老年人颤颤巍巍地站着,这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传统道德,也不符合保护弱者的公序良俗。
老人行为也越了线,让座说到底是自愿行为,老人如果需要座位完全可以寻求地铁工作人员帮忙,把让座的善举变成义务,态度恶劣甚至还动了手,确实也让人反感,有倚老卖老之嫌。
一个简单的让座举动让两人都在文明面前露了怯,不能不让人深思: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类似的一幕并不罕见,“爱心专座”俨然成为考验文明的前线,让城市频频失分。
“让座事件”中,素质是常被双方拿来说道的理由。有人认为老人现在的境遇是在为过去的行为买单,年轻人是在用这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诚然,是有老人在别人让座时摆出理所当然的样子,没有用文明回馈文明,让人很难接受;确实也有些年轻人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毫不在意他人的情感与体会,自以为这是“现代文明”,只能说他们对文明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都需要纠偏和改正。但让座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尊老爱幼的规则本身也没有错。一个简单的道理,年轻人可能不需要社会照顾,可是你的祖辈、父母可能非常需要,该你让的时候不让,凭什么要求别人让座?人都是会老的,当你年迈体弱时也可能遭遇无人让座的尴尬,到时又该怪谁去?
无人让座,这样的社会未免太冷漠。显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社会运行模式。爱心让座的存在不只是为照顾老弱病残,照顾那些有需要的人,更是一种包容温暖的社会文明的自然体现。
何况,将个别老人的行为形容为一个群体的特征也不公平。说一些老年人身体健康行动迅速,跳广场舞不知疲倦,没必要让,可是那些站立不稳的老年人上车你让了没?说老人是咎由自取,那么那些孕妇和抱着娃的父母又有什么过错,为什么也没人让座?一些人所谓的素质论其实只是用“为老不尊”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开脱,为道德的沦落寻找借口。老人拖拽举动当然是不对的,但如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是可以理解的。他是在争座位,也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老年群体的不满。
无须顾左右而言他,也别给自己找借口,文明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文明的成果大家共享,反之亦然。雪山崩塌,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家都要有这样的主动意识,不应该丢了初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4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