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风胚胎生成!我国大范围降水、降温天气也来袭了,这天气的转变有点复杂了,当然,出现也并不意外,毕竟我也不是首次说明了。
那如何发展呢?我就先说明一下冷空气引发的降温,降雨等问题,再来说双台风胚胎。
冷空气的发展已经多次说明,我国西北,东北等区域,已经受到过冷空气的影响,在10.15时段,在冷空气的突袭之下,我国东北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
其中黑吉辽,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了明显的气温下滑,局部区域可达10~12℃,阵风最强也是区域性达到了9~10级,算是“寒风”降温模式了,然而,这只是影响我国的起步阶段。
在它的后面,又有一波冷空气进入我国,准确来说是西北,东北方向都有。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东北的冷空气活动稍微强烈一点,在10.19时段,大家可以看到,东北方向有一个大的“冷气团”进入我国,并且还将引发冷空气南下。
在10.20时段,冷空气的主体主要影响东北,华北。
但是,冷空气一路南下的趋势也存在,只是强度没有那么大,而且在副热带高压虽然也“顶住”了,但是,依然在北部湾台风胚胎的发展之下,西南区域似乎也有一个“小旋涡”配合,进一步深入到了我国华南区域。
所以,这一波降温的确是属于“南北大范围降温”。
按照我国气候中心给出的数据来看,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先后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北方局地降温10℃以上。
从降温的数字图也可以看到,的确主要北方为主,而华南也要降温,只是幅度大规模减弱,在10.21左右可能更加明显。
当然,冷空气主要影响时段是在10.17到10.20时段。
而我国气候中心定义的这一波冷空气是属于较强冷空气,相比初期说明来说,提升了一点。
那降雨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之下,就会出现普遍性的雨水,其中广西、广东西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主要在10.18到22时段,而其他区域的雨雪相对较小。
当然,华南出现较强的雨水,也是与我说的台风胚胎有关系。
就是海洋区域出现的“双台风胚胎”之中的一个,而且,无论是否形成今年的16号台风三巴,17号台风杰拉华,至少海南岛东部的台风胚胎活动,对我国的影响是可以肯定的了,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双台风编码分别为99W,90W。
90W是新的台风胚胎,99W是在海南岛东部区域的台风胚胎,而这个台风胚胎也是影响我国的台风胚胎,它会不会成为16号台风三巴呢?
从强度变化来看,这个99W台风胚胎变化不大,风速依然保持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06Hpa,不过它的确又出现了变化,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该台风胚胎路径走向更加复杂了。
最初预计是在越南登陆一下,再次到我国北部湾方向。但新情况又调整到了自己北上,那这又增加了16号台风三巴生成的可能性,而且GFS给出了1000hpa气压值。
同时,在日本气象厅给出的长期数据之中,也标注了一个TD,这说明了它具有增强的迹象。
而EC倒是变化不大,除了低压说明之外,认为后续还是会出现副热带高压“压制”发展的情况,所以,这个台风胚胎有点复杂。
虽然成为16号台风三巴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对我国的影响的确存在,这也是我国气候中心指出华南后面,多地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的可能性原因,除了冷空气的影响,就是这个低压的发展。
那综合情况来讲,这个台风胚胎成台风概率不高,但具有增强迹象,同时,对我国的影响还是存在的。那90W会成为新台风吗?这个台风胚胎才给编码。
从位置上来看,这个台风胚胎也是在“副热带高压”之中,GFS,EC甚至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明,所以,应该是一个“空台”编码,但是,GFS/EC认为可能会有新台风胚胎活动,还是坚持在“远洋台风胚胎”上较为明显。
EC模拟在10.20的时候,会有一个远洋台风胚胎生成,并且过后持续偏西移动,不断能增强,恰好这个时候副热带高压出现了“断层”,具有一定的空间,预计在10.26左右,会增强出1005Hpa气压值,但增强是趋势发展。
而GFS可能给出更快的爆发,预计在10.20左右,与EC几乎一致的台风胚胎可能快速增强,起步是在1007hpa的状态,在10.22时段,就达到了989hpa气压值,所以,增强速度有点快。
过后,在一路偏向移动之中,出现了爆发的模式,在10.26时段就达到了922hpa气压值。所以,这可能又是一个超强台风。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该台风数值数据显示,是在增强之后,转弯到中太平洋发展。
那说明可能又是一个无影响的超强台风,与今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可能一样,成为一个“孤独”的台风。
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主要观察就是看看后面会不会改变,这就是大概的情况,长期数值说明,参考为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8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