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上海迪士尼又双叒叕提前涨价了。最便宜的常规日门票将从2022年的435元涨至475元,高峰日门票从659元涨至719元,特别高峰日的价格从769元涨到799元。
30-60元不等的涨幅,足以让“都没来得及去第一次”和“还想去第N次”的人一起黯然神伤。与2016年开园时迪士尼史上最便宜票价370元门票相比,如今的“迪士尼在逃公主们”想回一趟快乐老家,是真心不容易。
上海迪士尼前期投资额高达300多亿元,高昂的成本需要摊销到每年的门票中,消费者的追捧给了迪士尼涨价最大的底气。上海迪士尼2016年开业,当年就突破了1000万客流量,第一个运营年就实现了财务收支平衡。开业6年多时间以来,除了疫情期间,上海迪士尼园区里永远是人山人海。
上海迪士尼正赶上中国人收入水平快速提升的年代。2016年到2019年,中国人均GDP实现了从8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突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国人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升级。在2016年上海迪士尼开园之前,其实不少家庭出行的游客,就把香港迪士尼或日本东京迪士尼当作旅游目的地了。
迪士尼,营销界的大牛
迪士尼的成功得益于其打造的IP主题成功。在玲娜贝儿所属达菲家族IP出现之前,迪士尼的IP基本都会绑定故事。鼻祖IP米老鼠于1928年诞生于一个不足8分钟的动画短片《汽船威利》后,迪士尼通过不断丰富其世界观、故事和家族衍生IP,霸占孩子们的童年。
一部迪士尼电影的产生,实际上只是多元素营销活动的开始。迪士尼并不满足于票房收入来获得投资回报。相反,音乐作品、电视特别节目、主题公园经典、杂志和漫画书、系列商品等融入动画电影,并保证在多年后仍能创造收益。
迪士尼乐园在广告上的投入很少,原因是迪士尼在动画电影上投入足够多,而电影又会把人汇聚到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坚持电影和电视制作、电影音乐、基于动画来制造系列漫画和漫画书、角色形象和品牌的授权、以及汇总在一个主题公园。相反,广告牌、报纸广告、电台广告等营销方式,用的就不太多。迪士尼清楚自己的优劣处,公司坚持他们擅长的创造和运用IP,而不是印刷、生产和建造等不擅长的事情。
如果把主题去掉,迪士尼乐园的游乐设施就没什么特别之处。舒适的过山车、常见的树木、完全没有特色的旋转木马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任何一个主题公园中见到或体验。实事上,还有很多乐园能够提供更惊险、更刺激的游乐设施。但问题是,迪士尼的主题不仅仅能在游乐设施的两侧拍打到几只卡通动物,而且每一次都是一场独特、完整、优雅的体验。
去过北京环球影城的,并不影响你去上海迪士尼体验。“环球影城的IP包括哈利波特、变形金刚等,受众更偏向16-35岁的年轻人;而迪士尼公主系列的IP备受年轻女性与孩子喜爱,受众更合家欢一些。”
迪士尼公主不论单打还是群殴,你都招架不住:美人鱼公主爱丽儿、白雪公主、贝尔公主、仙蒂公主、爱洛公主、茉莉公主、宝嘉康蒂公主、花木兰等十余款IP。创意枯竭后,迪士尼公司2006年至2019年间又斥巨资,将皮克斯动画、漫威娱乐公司、卢卡斯影业以及21世纪福克斯统统收入囊中,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蜘蛛侠、X战警等IP也开始为迪士尼打长工!
迪士尼仅通过将米奇印在产品上这种商业模式,每年可获得32亿美元收入,这还不包括迪士尼商品和主题乐园的收入。此前两次米奇的版权失效,迪士尼都采取强大的游说活动,让美国国会打脸,通过延长版权期限的方式,帮助迪士尼公司延续米奇的版权。
“中国的迪士尼”们,都还好吗?
截至2019年底,中国本土目前有339座主题乐园,为什么跑不出一个“中国迪士尼”?中国主题乐园按照339座的论述,只有约一半能实现盈利。
万达曾提出过要做“中国迪士尼”,并制定了20个主题乐园的打造计划,但在2017年就遇到经营危机,不得不售卖主题乐园,灰溜溜退出。国际主题公园的收入模型为“30%门票+30%零售+40%餐饮住宿”,周边配套消费的占比大于门票收入是经营常态。而国内主题公园收入80%靠门票,20%靠零售。
门票经济为主,说明中国的主题乐园还正处于原始阶段。综合业态对主题乐园运营很重要,我们不缺少IP和文化积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多少经典动画IP?打包不值个几百亿?关键是缺少良性循环,项目转不起来。
‘方特主题乐园’算是国内主题乐园里做的比较好的,涉及剧本、电影、乐园的全产业链,目前正在建设‘美丽中国三部曲’就紧扣中国文化主题。已开放的宁波方特、赣州方特在点评网站的评分分别为4.8分与4.9分,属于优等生了。
国内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题乐园,还是要在一线城市落地,长隆乐园系列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长隆乐园系列的成功,离不开地理位置优势——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周边的消费者消费能力较高。此外,长隆度假区的核心定位是休闲,归纳为‘度假为主,娱乐为辅’,与其他主题乐园形成差异。
面对经营压力,主题游乐园也在想方设法增加营业收入。2019年3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因外带食品与饮料的规定,就被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告上法庭,起诉迪士尼乐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禁止自备餐饮的“霸王条款”以及翻包检查的行为。要求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并赔偿自己被迫丢弃的食品费用,共计46.3元。
对游客强制搜包,当然是资本家为了防止游客携带食物入园,尽量让游客在园内消费想出的馊主意。当然,上海迪士尼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后,还是修改了《迪士尼食品及入境安全条例》,与法学生达成调解,还大方补偿人家50元。
对于游客而言,玩一趟迪士尼,门票支出只占一小部分,昂贵的酒店,餐饮和纪念品才是大头。上海迪士尼的人均消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如果一个外地的三口之家来玩,总支出可能会达到七八千元,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 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消费下沉和降级成为新趋势,迪士尼这种相对高端的游乐项目,可能会被部分价格敏感型游客放弃(不过,中国消费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人们对主题乐园的期待,也体现在“近期中国是否会迎来第三座迪士尼”的讨论上。天津、成都、武汉、青岛等正是大家呼声最高的城市。短时间内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第三座迪士尼!“美国也只有两座迪士尼,如今整个亚洲已经有三座迪士尼,其中两座都在中国。”据美国有线电视网5月22日报道,美国迪士尼将进行第三轮裁员,公司预计在本周通知受裁员影响的员工,超过2500名员工恐面临失业。裁员不代表什么,但至少说明迪士尼集团没表面上这么风光,手头还是很紧的。
对手越来越强,中国的钱也没之前这么好赚。除了北京环球外,乐高乐园也在中国大兴土木,其中成都乐高乐园计划在2023年开园,上海和深圳的乐高乐园预计2024年开园。这些国际大IP落地中国,不可避免对上海迪士尼业绩造成冲击。
迪士尼是否可以保持门票涨价势头,最终还要市场给出回答。如果这一轮迪士尼涨价之后,园区里依旧人满为患,热门项目大排长龙,那说明迪士尼还有涨价的空间。反之,如果迪士尼园区客流变得稀少,游客去任何一个项目不再需要排几个小时队的时候,就意味着迪士尼的门票涨价到了尽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30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