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茶的意义(为什么要申时喝茶)
为什么要申时喝茶
申时茶是指在下午3点至5点,用腹式呼吸法把茶喝到通透,平衡情绪和肌体,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饮茶方式。申时茶的倡导者为北京和静园的王琼女士,所以申时茶和茶人王琼是分不开的,并且王琼茶艺的心境修为也非常之高。
申时茶分“申时生活茶”和“申时茶会”两种。前者是在工作生活中,依个人需要在申时饮茶,从而达到有益健康的一种新的茶生活方式。后者注重注重仪规,以七碗茶会的形式,科学饮茶。
申时茶并未指定茶叶品种,喝什么茶可因人,因季科学饮用,但申时腹中食物残存量过少,不建议喝寒性茶类,应以中性、温性茶稳住,如普洱熟茶、铁观音、老白茶等。
申时茶会由来与意义
2013年前后,全国茶行业刮起了一场申时茶风潮,茶友说申时(下午3-5点)喝茶的方式有些像英式下午茶,那申时茶会是怎么来的呢。
申时茶的倡导者为北京和静园的王琼女士和江西南昌泊园的张卫华先生。王琼女士以和静茶修风靡全国,张卫华先生以泊园茶人服享誉业界。
申时茶会的饮茶形式是根据唐代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所编创:“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申时茶的意义
申时茶是指在申时喝的茶,最初由《七碗茶》演变而来,倡导者为北京的王琼女士和江西的张卫华先生。虽然申时茶没有指定的茶种,但申时,即15-17时,人体腹中食物残留量过少,不宜喝寒性茶类,应以中性、温性茶为宜。
申时茶,网络流行用语,指在下午3-5时,喝茶人“正襟危坐”,采用腹式呼吸法,在40分钟左右喝上7杯茶,饮茶量通常在0-500毫升之间。
2014年3月6日,中华茶馆联盟正式举办申时茶启动仪式,并将2014年作为申时茶推广年,申时茶自此被人们熟知。
2014年3月28日,中华茶馆联盟第一次进行全国50多场申时茶联席。2014年5月12日,已举办了几百场的申时茶联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13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