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水平最高的10大行业(未来最挣钱的十大行业排行榜)
薪酬作为影响考生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广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近日,“2021年薪酬水平最高的十个行业”揭晓,据统计,2021年从事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与芯片行业的人均月薪酬分别为2.71万元、2.21万元。在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兴起的今天,电子信息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热门词汇,同时这股热潮也催热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
薪酬作为影响考生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以来广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近日,“2021年薪酬水平最高的十个行业”揭晓,据统计,2021年从事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与芯片行业的人均月薪酬分别为2.71万元、2.21万元。
在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兴起的今天,电子信息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热门词汇,同时这股热潮也催热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重要一员,以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教报国著称,学校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信息科学技术前沿,成立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
蓬勃发展,实力不俗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上世纪50年代,国内首批创设的“无线电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在南京大学扎下了根,此后逐渐走上蓬勃发展之路——1984年成立“信息物理学系”,1994年更名“电子科学与工程系”,2009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重组,成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历经数十年发展壮大,如今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早已枝繁叶茂。
学院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全国并列第六;“无线电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上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在最新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位列全国第7名……强劲的学科实力,让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信息时代始终“先人一步”。
实验室是科研人员激荡思绪,创新思维的温床。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发改委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联合工程实验室、光电材料与芯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加)、“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加)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平台。
依托实力强大的科研平台,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前沿信息电子与极限传感技术、智能通信与天地空一体网络、视频处理与通信、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先进显示与成像技术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获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成果,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大科学工程、工业生产与先进装备。
“十三五”以来李克强、王岐山、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视察,对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
人才培养,成效卓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两院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等一大批鸿儒俊杰汇聚于此,已组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多元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
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面向未来、顶天立地”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学院采取问题导向的“新工科”教学模式,拥有完善的“三全”育人培养体系。新生导师(大一)和学业导师/科研导师(高年级)全覆盖、高年级学长朋辈导师全覆盖、即使作为新生也能走进实验室与名师面对面……学院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提供最优良的学习条件。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实施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之后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4个专业进行专业分流。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学院积极探索与中电科集团、华为、台积电(南京)、ARM中国、华大九天、长电科技、华进半导体等企业多方协同的创新办学模式。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创新竞赛,先后斩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别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研电之星”杯、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在各类科研创新竞赛中共获10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数据截至2021年6月)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好,整体素质高深受相关行业龙头公司青睐。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芯片制备、通讯、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大多数进入财富五百强、财富中国五百强、中国民企五百强等公司,薪酬水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根据《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院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9.05%。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984届校友、弘毅投资董事长/总裁赵令欢,曾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1986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2009年,44岁的他当选院士刷新了当时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记录;1998届校友余凯,人工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公司持续输出行业领先且极具实用价值的AI芯片……这些优秀的南大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不断作出刻有“南大印记”的卓越贡献。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缺口仍超30万人。解决芯片等“卡脖子”难题,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相信未来,在南京大学这片育人沃土上,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实现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12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