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银行的动作特别多?无论是降存量房贷,还是频繁降息,感觉银行真是急得不行了。尤其是今年的利率,跌得就像坐过山车,一路往下滑。前几天财联社还爆料说,一年期定存利率已经跌破2%,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仿佛进入了“1%时代”。
银行的疯狂降息
今年的降息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从5月中旬开始,银行就打响了降息的第一枪,随后各家银行纷纷跟进,几乎每周都有新动向传出。到现在,一年期定存利率已经跌破2%,而且期限越长,降息幅度越大。比如,6家国有大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也就2.25%,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5年期定存利率基本不高于2.30%。 不仅是定存,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在一起下调。很多银行调整后,1年期、2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已经降到了2.1%、2.4%,但即便这样,大额存单依旧非常难抢。这种情况下,谁能想到年初的大额存单还有3%以上的利率呢?
此外,以银行存款为核心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受到冲击。比如曾经年化4%的余额宝,现在甚至达不到2%。从国有银行的活期存款到股份行的定期存款,再到大额存单、货币基金,几乎无一幸免,全都在降息。 存款疯狂增加,贷款业务急剧减少,这让银行不得不各出奇招拉贷款。比如史上最低利率的经营贷,申请基本线上预审就能过。尽管如此,贷款的增长情况依旧惨淡。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但同比仍减少。降息其实是发展的必然过程,并不可怕。大多数国家的利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是持续走低的,比如日本和德国。从长周期来看,本身我们就处在一个利率下行的周期内,连续十几年的降息带来的收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现在“大环境下滑→居民、企业不愿贷款消费→大众储蓄意愿增强→银行降息倒逼消费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想要释放充足的流动性,降息是目前唯一的路子。如果未来经济大环境持续下滑,央行继续放水,而居民企业仍旧不贷款、不消费,银行也只能持续降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给手里的钱找一个稳定的出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66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