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隋宫典故(隋宫李商隐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与杜牧合起来被人称为“小李杜”。他的爱情诗写得特别好,典型的是那些无题诗,用典娴熟,语气婉约,诗意朦胧,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李商隐不局限在写爱情,不拘泥于写那些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他的政治诗、咏史诗同样写得非常精湛。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他咏史诗的佳作《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诗题为隋宫,写的就是隋朝隋炀帝杨广的事情。据史书记载,隋炀帝荒于朝政,贪图享乐,耗费民脂民膏,车马楼船,水陆并进,千里迢迢三次巡游江都。
江都即扬州,隋炀帝在扬州建有三大行宫,即江都宫、显福宫和临江宫。诗以隋宫为题,也足见其建筑规模庞大和富丽堂皇。
诗的开头就说隋炀帝“乘兴南游不戒严”,可见他的专横残暴和恣意妄为。随着自己的兴致,不考虑江山社稷和百姓苍生。
甚至连自己警戒安全都不顾及。他为了显示天子之威,摆出一副太平盛世、天下无事的样子,可见他是多么狂妄无知,多么不可一世。
这样的大型南游,岸上和水路同时出发,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财力物力人力,所以有大臣出来劝谏,但是“九重谁省谏书函”,隋炀帝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不只是不听,不醒悟,不悔改,而且还把上疏进谏的奉信郎崔民象、王爱仁等杀害了。九重,原指的是宫殿,诗中就是代指隋炀帝。省,即醒悟,明察。
第三句春风举国裁宫锦,这是从另一个侧面形容隋炀帝南游声势之浩大。春风既是指节令,指春天的出游,也是指出游队伍浩浩荡荡,像春天一样盛大。
就这么一个行动,其影响却是全国性的,所以说是“举国”。诗中只是以全国上下“裁宫锦”为例,小中见大。而且这种进献的“宫锦”不但规格尺寸上有要求,质量上更要达到上乘。
这个时候正是春耕繁忙的时候,上面不管耽误播种,只管横征暴敛,强取豪夺,人们被迫却要放下农事来制作裁剪锦缎丝绸,以供他们乘兴南游,寻欢作乐。
那么要收取这么多宫锦来做什么用呢?原来是“半作障泥半作帆”,就是这些来自民间的珍奇布料,在这里却丝毫得不到珍惜,它们一半是用来挡泥土灰尘,一半是用来做船帆。
隋炀帝下扬州是水陆并进,水路走船,就用这些锦缎做船帆,用它鼓风前进。而陆路是走车马,这车马行动起来就会溅起泥水,而这锦缎就是在车轮和马鞍边挡泥巴的,也就是诗中所说的“障泥”。
人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的劳动成果都被剥夺了,自己连穿的衣服都没有。而他们却毫不爱惜,拿去随意挥霍,甚至挡泥水灰尘,这不是极大的浪费又是什么。
李商隐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就是小中见大。隋炀帝南游阵势浩大,有多少奢靡浪费,李商隐却都不去涉及,只写宫锦一件事。
因为宫锦更形象,抓住了宫锦这个物像,从此演绎开来,千船万帆,千车万马,旌旗招展,八面威风,就更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隋炀帝南游的富丽堂皇和铺张靡费。
当然咏史诗不只是纯粹的怀古,它大多都是借古喻今,李商隐这首诗也是如此。唐朝晚期,内忧外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靡费之风盛行,李商隐也是有感而发的。
因此李商隐的这首《宫锦》咏史怀古诗,实际上就是政治诗。看起来是写的前朝,写的是隋炀帝杨广的奢靡,其实是对当朝局势的警醒和担忧。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