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个季度,宏观数据看得让人越来越纠结,或者说越看越没有感觉,看了那么多,好像没什么用,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导。这些典型的数据有:
- 库存周期的:营收上涨,但库存特别是名义库存忽上忽下,无从判读;
- 规工的ROE已经钝化好几个月了,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不敢借钱了;
- 出口数据超预期,但零售数据不行,投资中制造业高,地产低,比较起来就没法判断;
- 社融数据有月高有月低,企业和居民中长贷也在忽高忽低,也不知道咋回事了;
这些数据都在反应真实的混沌期情况,但是没有指导意义,都很难看得出来什么时候转折,想来想去关键的信息是价格!价能解一切惑:
- PPI提高了,能挣钱了,利润率高了,利润高,ROE也就高了,也就敢借款了,敢投资了,敢累库了,敢消费了,筹资→开支→产能→消费都起来了!
更进一步的,经济结构问题,即供需均衡、经济转型、贸易摩擦、供给侧的“新改革”、房地产的“新均衡”,这五个方面价格是判断的出发点:
- 煤价:经济供需何时才能均衡并走出低通胀,谁是吹哨人?是煤炭价格。
- 钢价:新旧动能转换何时才算走出拖累期?是钢铁价格。
- 光价:贸易摩擦再起波澜,什么是测压仪?是光伏价格。
- 化价:以设备更新为抓手的新一轮供改,从哪个排头兵先识别?是化工价格。
- 房价:房地产行业循环重启的开关是什么?是房价。
价的领先信号是什么呢?需求和供给都可以驱动价的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先信号:
- 政府端财政发力力度:政策行贷款
- 居民端支出意愿,经济循环的起点: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
- 企业端现金流状况:M1
- 企业端产能利用率状况:设备能力利用水平(即,产能利用率)
- 供给侧价格之煤价:若需求弱,价率先回升的是供给端格局好、产能利用率高的行业。
- 供给侧变化:设备更新在供给侧推进进度
从历史经验来看二2008-2009,2014-2015年,寻找价的领价的领性信关注点更多是从需求端来看的。但若需求侧面临诸多掣肘(包括政府化债的约束、地产需求的不足、贸易摩擦风险的担忧等),价的回暖一方面可能需要考虑供给侧的变化(虽然这会影响就业),两个值得关注的影响价的变量:煤炭与新供改。
从2024年 1 季度的情况看,需求端领先信号都尚未改善。以 PSL+政策性金融债净发行衡量的政策行负债端的增量不及去年同期(作为其贷款投放的观察指标)、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尚在低位,M1 尚在低位,产能利用率尚在低位。
后续,继续增加观察供给侧指标,以观察价是否即将回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63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