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自201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开始逐渐放缓,从以前的两位数增长速度,回落到个位数增长。
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态势,需要好好地进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补齐技术方面的短板。
在2023年的时候,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一份全新的预测报道,认为到了2027年的时候,美国的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将下降到只有23%左右;而印度的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将上升到4.08%左右。
而中国的GDP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呢?具体占比情况,究竟如何?下文将来为大家揭晓。
一、IMF对于2027年的经济预测
GDP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这个国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而IMF作为全球最为知名的金融机构之一,其经常会对外发布一些针对全球经济的观察报道。有的是对过去经济发展的总结,有的是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分析,有的则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
作为一个颇具公信力的机构,IMF所发出的任何经济报道,都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这是比较具有公信力的。
而在2023年的时候,IMF便发布了一篇对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观察报道。
里面明确做出预测,认为到了2027年的时候,全球的GDP总量将达到一百三十一万亿美元,相较于五年前,将会增长大约三十个百分点。
其中,美国的经济地位就没有得到动摇,依旧是全球村的老大。到时候其经济总量,将从2022年的二十五万亿增加到三十万亿以上。但在全球经济占比这方面上,则会略微下降两个百分点左右。
而印度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都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其经济规模目前长期处于世界第五的位置,仅次于美、中、德、日四个国家。
如果按照PPP来计算的话,其则早就已经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中、美。
如果说中国经济主要是依靠外贸拉动起来的话,那么印度的经济主要就是由国内消费所拉动起来的,其经济总量中有接近七成都是靠国内消费贡献出现的。
目前,印度平均GDP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但其GDP的增长速度却比较的不稳定,比如:2019年-2023年,印度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分别为:4.2%、-5.8%、9.1%、7.2%、6.3%等,平均增长速度为4.2%。
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比较稳定得多。
比如:美国2019年—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2.5%、-2.2%、5.5%、2%、2.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6%。
而中国2019年—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6%、2.2%、8.5%、3%、5.2%,年平均增长为4.98%。
IMF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印度GDP的增长速度,可以保持6%左右的高速发展。
按照这个速度来计算的话,到了2027年的时候,印度的GDP就可以实现对于德国和日本的反超,总量突破5万亿美元。届时,印度的经济规模将来到世界第三的位置。
二、IMF对于我国的经济预测
那么我国呢?IMF预测,到了2027年的时候,我国的GDP将可以达到26.44万亿美元。届时,我国GDP占比全球有所明显上升,达到了20.09%。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取得成就令世界瞩目。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我国经济的增长逐步变得平缓起来,但总体速度在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中,还是处于前列的。
具体而言,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了四十万亿元,比起上一年增长了十个百分点以上;
而到了2019年的时候,我国的经济总量则达到了九十八万亿元,比起上一年增长了约六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依旧实现了翻一番的伟大成就。
在十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的增长有大约一半是来自我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
而在2022年的时候,我国经济总量则进一步增长到一百二十一亿人民币,相当于十八万亿美元。比起上一年来说,依旧增长了六个百分点。
所以在2022年的时候,我国同美国之间的GDP总量差距为:25万亿减去18万亿等于7万亿左右。
而按照IMF的预测,在2027年的时候,这一数据则变成了30万亿减去26万亿等于4万亿。也就是说,中美的经济总量之间会进一步缩小三万亿左右。
三、IMF对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预测
除了美国、印度和日本以外,IMF也对其他国家做出了预测,其预测2027年日本的经济GDP总量将达到5.17万亿美元,稍微逊色于印度,稍微强于德国,排在世界的第四位。
最近二十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呈现出稳步下降的状态。尤其是在2022年,日本的GDP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到了2023年的时候,更是直接被德国所反超。错失了全球经济的第三把交椅,来到了第四的位置。
其实被反超并不是什么大事,问题在于反超他的德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也不容乐观。
要知道2023年这一年,德国GDP总量实际上是缩减了0.3%左右。
既然德国GDP总量实际是缩减的话,那为什么能够实现对于日本的反超呢?
问题就在于德国国内的通胀很高,而且是创历史纪录的高。再叠加欧元汇率上涨的影响,导致德国名义上的经济规模反而得到了不小程度的扩张,达到了4.456万亿美元。
而相比之下,日本这边受到了日元汇率贬值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名义上GDP增加了1.9%左右,但实际上经济规模反而得到了不小程度地缩小,只剩下4.21万亿。
也就是说,德国经济是在通胀这个buff的加持下,方才得以反超有着日元汇率贬值加持的日本经济。很多日本媒体也就此纷纷表示,德国胜之不武。
但实际上,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最近几年的经济都发展得不太乐观,大家都是难兄难弟,就别大哥不笑二哥。
德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乏力。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在欧洲范围内,其经济规模是最大的。而放在世界范围内,其也是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经济体。
但其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以来只有一两个百分点而已,在2023年的时候,其更是破天荒地出现了0.3%的负增长。
有研究机构做出预测,今年德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其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或将下降0.6%。也难怪前一阵子,德国总统又带着一大批高企领导跑来访华了。
二是失业率较高。德国当前的就业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的,德国一共有多达260万人失业。尤其是年轻人和低学历者,更是怎么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如果今年德国的经济没有好转的话,那么失业率将不可避免地会继续恶化下去。
三是与中国对抗。德国作为一共老牌工业国,其汽车行业是其王牌产业所在。而近些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独占鳌头,对德国汽车产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德国虽然也尝试发展了新能源汽车,但就目前来看,完全不是中国的对手。其绝大多数的汽车依旧是由内燃机驱动的,只有2%左右的汽车是电能驱动的。
而日本这边,其当前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尽管日本地方预测2024年度实际GDP增速将达到1.3%,但这一增速仍然相对较低。
日本经济的支柱是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机床等高端制造业,但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发展,这些产业面临着来自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家的强劲竞争。
二是通货紧缩。虽然近年来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日本银行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通货紧缩可能导致消费者延迟消费,企业减少投资,从而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三是高债务和财政压力。长期以来,日本地方的债务规模一直居高不下,这对财政稳定构成了威胁。地方需要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债务规模,避免财政危机。
【结语】
总而言之,IMF虽然是一个比较具有公信力的金融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所做出的预测就是百分百正确的。
比如其预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GDP总量在2027年的时候,差距会进一步,但实际上这些受到美元强势汇率的影响,这一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
再比如其预测在2027年的时候日本会被印度反超来到第四位,而现在日本还没被印度反超的时候,就已经先被德国反超了。到时候,再被印度反超,那么日本就只能来到第五位了。
信息来源:
搜狐新闻--IMF预测: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7年将会高达30.28兆美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61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