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今天,浙股ST美盛股价再次“一”字跌停。这已是该股连续17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为0.41元,同时也是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当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面值,深交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可以说ST美盛已提前锁定退市。
面值退市+“资金占用”退市
昔日大牛股退市板上钉钉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3月4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ST美盛和实际控制人赵小强先生立案。自3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后,从3月23日开始,ST美盛股价便开始连续跌停,期间只有3月29日一天涨停,当天换手率8.55%。而从3月27日开始到昨天收盘,公司股价已连续十九个交易日低于1元。
实际上,早在2022年6月9日,公司和实控人赵小强就曾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此次再度被立案,似乎也注定了公司的命运。
ST美盛位于绍兴市新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动漫衍生品细分产品动漫服饰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曾被称为“动漫服饰第一股”。公司于2012年9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
公司曾身兼网络游戏、婴童概念、区块链、虚拟现实、抖音概念等多个题材,一度成为热门大牛股。2014年,赵小强凭借23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2015年,公司股价涨幅达到2.9倍,最大涨幅3.7倍!此后的几年中,他从未落榜,2018年其身家达到95亿,曾进入过榜单前400名。
风光的表现让公司和赵小强有点飘飘然。之后,ST美盛多次进行收购。2016年,公司以2.18亿元向蔡跃栋(网名“同道大叔”)等收购其持有的同道文化72.5%的股权,将当时的“顶流”网红自媒体“同道大叔”收入公司旗下。2017年和2019年分别收购真趣网络和NEWTIME两家公司股权,合计耗资16.89亿元,美盛控股也均有参与,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商誉。
近几年,公司连年计提商誉减值,造成公司连年巨亏。2022年,公司因为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还因2022年度被年审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而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美盛控股及关联方通过间接划转款项方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约7.7亿元。到今年4月19日公司最新公告时止,控股股东7.7亿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一分未还。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提出包括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等5方面措施。随后,上交所、深交所同步发布新的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对包括重大违法类、财务指标类等相关的强制退市标准进行修订并征求意见。
其中,规范类退市方面,新增“资金占用”退市指标,包括控股股东或无实控人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占审计净资产绝对值30%以上,或者金额超过2亿元以上,两个月内责令改正但未实施。这意味着,除了面值退市的规定,ST美盛还触及了“资金占用”的退市指标,退市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今年已有9家公司退市
多家公司面临面值退市
实际上,目前A股市场已有多家公司难逃面值退市(即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的命运。而随着最严退市新规出台,今年将有更多的公司面临退市。
其中,ST民控到昨天股价收盘0.45元,刚好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已锁定面值退市。ST新纺股价已连续9个跌停、连续16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后面即使每天涨停也难逃面值退市命运。ST美尚连续13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目前股价仅0.29元,除非后面每天20%涨停(创业板涨幅),否则也难逃面值退市。
此外,ST太安连续11个交易日股价收盘价低于1元,后面即使每天涨停,也将达到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股价低于1元的退市标准。保力新、ST世茂、ST中南、ST华铁股价也持续多于低于1元,退市警报已提前拉响。股价在1元附近的还有鹏都农牧、正源股份、迪马股价、ST高升、ST德豪、东方园林等17只股票(股价在0.9元以上、1.2元以下)。
今年以来,已经退市并被摘牌的公司有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ST贵人、新海退,此外,退市博天将于今天被摘牌。ST星源也已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据统计,2023年A股共有46家公司退市,再创历史新高。其中44家强制退市,1家吸收合并退市,1家主动退市。
“最严退市新规”来了
今年退市股数量或大扩容
按照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及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相关退市规则,退市新规适当提高市值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从而加大绩差公司的退市力度,推动市场化退市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加速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如重大违法类方面,修订内容包括“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标准修改为一年、两年、三年及以上三个层次。具体来说:(1)一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30%。(2)连续两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3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20%。(3)连续三年及以上年度存在虚假记载。而原来的标准为:连续两年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超过5亿,且超过两年总额或两年期末总额50%的。
规范类退市方面,除了前述新增“资金占用”退市指标,还新增了内控非标审计意见退市情形,即: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三年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另外还新增控制权无序争夺退市情形。即“上市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公司有效信息”。
财务类退市方面,沪深两市主板分别将亏损企业退市风险警示标准,从“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的标准,改为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并将“利润总额”纳入亏损考量范围,修改后指标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科创板、创业板营业收入标准仍为“低于1亿元”,其他财务类退市标准与两市主板趋同。
对于两市主板市值退市条件,从原来“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修改为“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但创业板和B股仍保持3亿元标准。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最严退市新规”落地实施,A股因财务造假或财务指标而强制退市的比率或大幅提升,同时“壳”资源的价值大大降低,企业保“壳”、投资者炒“壳”的难度加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60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