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3000亿投资打水漂?李嘉诚:还过个屁年

尽管李嘉诚在英国投资了3000亿元,但仍得不到英国政府的信任。

农历新年,英国政府给李嘉诚备了份“大礼”,宣布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将重新审议李嘉诚旗下“三英电信”与“沃达丰电信”合并的计划。

给出的理由更露骨:“三英电信”的控股方长和集团是中国香港的企业。因为和中国有联系,所以不受英国信任。

当年,为了获取英国政府的信任,李嘉诚不惜得罪内地,抛售了几千亿的资产。宁愿背上“卖国贼”的骂名,也要把资产转移到英国。结果,英国政府还是没把他当自己人,拿了钱之后就翻脸了。

热脸贴个冷屁股,真为李嘉诚感到尴尬。

其实,早在两年前,英国就想对李嘉诚下手了,发起了多项对长和集团在英国投资的调查。

幸亏李嘉诚眼疾手快,一方面追加了20亿英镑的投资,一方面给英国员工涨了工资,暂时稳住了局面。

英国政府似乎养成了一种习惯,一旦缺钱了,便敲打下李嘉诚,让后者共享更多的投资。

比如这次的“三英电信”与“沃达丰”的合并计划,李嘉诚知道可能会引起某些英国人的不满,主动提出合并后沃达丰占股51%,自己占49%,把大股东让给英国人,想借此换取信任。

可惜,英国人不吃这套,这不农历新年了吗?李嘉诚不给英国人包个红包说不过去呀!面对敲竹杠成性的英国人,李嘉诚长叹一声:还过个屁年!

这件事从表面上看英国人赚了,但实际上他们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让全世界睁大眼睛看清楚了他们所谓的“开放市场”究竟有多么的虚伪!

英国人一直吹嘘自己的市场是全世界最开放的,所有资金来去自由,没有任何监管。所以,俄罗斯寡头喜欢把赚到的钱存在英国,伦敦三分之一的顶级豪宅属于俄罗斯寡头。

大量的外来资金汇集在英国,形成了一个资本高地,让英国有充足的资本玩钱生钱的金融游戏。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不生产任何产品,却可以向国人提供高福利的秘密。

但俄乌冲突后,英国人不顾“自由金融”的脸面,没收俄罗斯富豪在英国的资产,转送给乌克兰。

反观非洲的津巴布韦没收英国人的财产,充归国有后。英国人就高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发起对津巴布韦的制裁。

自己没收俄罗斯寡头的财产叫“转型正义”;自己被非洲国家没收财产叫“非法侵占”,双标敢不敢再明显点?

再看李嘉诚的遭遇。投资前,英国人向他承诺:我们非常公平、开放,任何产业都可以投资,没有限制!

除了房地产外,李嘉诚最喜欢投资的是基础设施,例如自来水、发电厂、手机网络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稳赚不赔。

但在内地,这些行业有很多壁垒,李嘉诚难以染指。

所以一听英国人说什么都能投资,李嘉诚立刻心动了,一口气花了3000多亿,买下了半个英国,其中就包括发电厂、自来水厂、电信公司等基础设施。

投资到位后,监管越来越多。涨价要监管、合并要监管、裁员要监管……说好的没有任何限制呢?全世界最自由呢?

如同印度人一样,英国人精心给李嘉诚布下了一个“杀猪盘”。等你钱进来了,不怕你不服软。

现在的英国政府犹如一个破落的八旗子弟,明明家底已经被掏空了,却还要维持体面的生活,便利用别人的信任,四处打秋风。

法国、德国已经看透了英国人——本事不大,架子很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迟早会拖垮欧盟。

所以当英国人闹脾气,嚷着要退出欧盟,想换取更大利益之时,居然没人挽留!英国人尴尬极了,只好假戏真做,狼狈地退出了欧盟。

如今,缺钱的英国人看了看被榨干的俄罗斯寡头,又看了看面色红润的李嘉诚,该“吃”谁?自然不言而喻了。

如果,李嘉诚不送上一两百亿的新投资,恐怕很难度过这个难关。

作者:江左佑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5192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