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2月份,在2月份的第一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对养老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回应,传来了养老金方面的三个好消息,具体来看看是哪三个好消息,2024年养老金还调整吗?
第一个好消息,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结余接近6万亿元
6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根据2022年人社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22年职工养老基金支出5.9万亿,累计结余5.69万亿,也就是说,虽然人社部还没有公布2023年养老基结余准确数据,但接近6万亿的数据,说明2023年养老基金依然是收大于支的,不然不会使用接近6万亿这样的说法。
按照目前的养老待遇水平,即使1年没有养老基金收入,近6万亿的结余金额也足够使用1年了。
这意味着,职工养老基金的运转保持在健康的水平,整体上收大于支,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个好消息,多方发力,不断加大财政对养老基金的补助力度
养老基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单位缴费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基金;财政补助;基金利息收入,基金委托运营的投资收入。
其中投资运营收入自2016年以来就赚了2600多亿,极大丰富了资金池。
如今又有好消息出来了,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大约1万亿元,重点向养老基金收支困难的地区倾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024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养老基金的财政补助力度,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了充足的财政补助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就有了更加强大的后盾。
第三,深入实施全国养老统筹制度,养老金发放更加公平合理
在没有统筹前,对于那些养老基金收支困难的地区来说,养老金发放存在一定难题,依靠国家出面来调剂各省市养老基金,也就是基金有结余的省市借钱给基金收支困难的省份发放养老金。
从2022年开始,养老基金开始实施全国统筹,各省市养老基金放在一个资金池,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基金结余进行调剂,统筹安排使用,资金调剂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根据国新办发布会的数据,2023年统筹调剂养老基金使用规模2716亿元,解决了地区之间收支不平衡问题,养老金发放更加合理,各地养老金发放也更加公平。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江苏和广东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调整,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老的计发方式,让不同地区退休人员享受更加公平的养老金待遇。
2024年养老金还会继续调整吗?
我国养老金连涨持续时间长,从2005年到2023年,已经连涨了19年,人均养老金有了大幅度提高,如果2024年继续上涨,将是养老金的第20涨。
国新办在2月份第一天举办的发布会,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调整今年养老金的问题,但释放的信号是积极的,比如养老基金结余累计金额大,继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实施养老基金全国统筹等,这些都是养老金调整的基础性利好消息。
河南、上海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问题。
此外,2023年经济发展数据也是可喜的,经济增长5.2%,物价上涨0.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综合种种信号,2024年养老金调整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待春暖花开的3月份,答案将揭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51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