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又被称作“白色石油”,是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但是,我国一直不算是锂资源丰富的国家。
至2022年,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储量总计约5.21亿吨碳酸锂当量,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地。中国锂资源总量为3617万吨碳酸锂当量,虽位列全球第六,占比仅为6%。
因此很多人质疑,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发展燃油车有什么区别?燃油车时代,原油被国外卡脖子,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锂矿依然是被国外卡脖子。对于我国锂储量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多大的意义呢?
但是,近期一则消息,让我们明白一句古话,自助者天助之。据自然资源部消息,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四川锂矿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前列,现已具备采矿权的矿石储量达到1.58亿吨。看起来这一百万吨锂矿,改变不了我国的锂资源储量不够丰富的现状,但是,这也证明了,我国的锂储量可能远远不止目前探测到的储量,我国部分锂矿探矿权勘查程度较低,通过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锂矿增储空间较大。
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中国制造“新三样”,样样离不开锂。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赌上了国运的,不容有失,中国具有国土面积大、能源分布不均衡等特点,电力生产及超、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先,电力成为中国主要的二次能源,因此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在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后,中国开启了连续15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累计补贴投入超千亿元。
15年的投入,终于换来了结果,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这其中,有120.3万辆是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7.6%。
国内方面,去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775万辆,净增207万辆,增长36%。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同比增加约220万辆,增幅达25%。
燃油车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技术壁垒非常深刻,品牌认同感已经相当固化。中国品牌追了几十年仍然无法跨越,但是新能源汽车算是重新起跑,国产汽车由之前的外形和技术都需要山寨逆向,到现在借着电气化的浪潮,迅速崛起,智能硬件、车机系统以及安全性能等不断提升,让国产车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国产新能源汽车进入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汽车产品正在形成全球竞争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锂矿被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算是走对了,当锂不再成为卡脖子的关键,还有什么能阻挡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50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