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股市何止用惨淡二字可以形容。
去年,港股暴跌14%,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下跌;而周三公布的经济数据则再次导致股市新一轮抛售。
周三,港股下跌3.7%,到目前为止,港股已经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市值,在上海,股市也下跌了2.1%,使跌幅扩大到近5%。
经济数据的确欣欣向荣,2023年增长率达到5.2%,这是一个表现很好的数据,但长期来看,股市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更多可能因为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例如人口。
去年,我国人口再次减少了200万,老龄化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一般学者专家的预测,这给本就薄弱的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港股都是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内陆资金的门户,房地产和消费品公司都是港股抛售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房地产开发商龙湖股价下跌6.8%,美团股价也下跌了7%。
这表明,投资者并不看好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当下,或者说未来。
当然,对一个经济体来说,股市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它的当下和未来,但我们有必要关注的是,股市为何频频陷入低谷?
从历史来看,这些都是部分征兆,并值得我们警惕。
不管是2008年,还是2015年的股灾,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宏观经济上的风险,或者说挑战。
今时今日,股市的低迷背后同样有着多种因素的叠加。
例如,去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4.5%,二季度增长6.4%,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全年经济增长5.2%。
影响股市情绪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四季度增长的数据低于预期,四季度经济增长5.2%,略低于专家预测的5.3%。
另外就是房地产市场,以今时今日房地产的体量,它的好坏也反映了股市的部分兴衰。
去年12月,国内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前一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衰退是宏观经济承压,乃至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
从数据来看,去年12月房地产行业的表现并不甚亮眼,这也可能表明,今年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依然会延续过去一年的低迷趋势,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商所面临的一系列现金流危机,这些问题也同样待解决。
当然,消费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具体来看,2023年各行业的GDP增速有高有低,其中增速最高的当然是住宿和餐饮行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前一年的低数值。
除了这一行业之外,软件信息技术和租赁商务服务等,增速都较高,这些行业都受到新冠病毒的较大影响,因此去年增速较高。
反过来,拖累增速的有房地产行业,去年达到了负数,另外工业、制造业、农林牧鱼业和其他行业的增速都低于GDP增速。
另外,CPI和PPI指数也同样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这反映了国内消费复苏依然低迷,背后是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信心不足,这也导致了股市一度跌至2800点以下,创下数年来的新低。
根据统计局17日公布的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加22.2%,连续三年增加,也反映了当前住房供给增加而有效需求减少的局面。
2023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7.2%,为近6年次新高,而销售面积则同比下降8.2%。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9%,是连续第三年少于当年销售面积。
从人口结构来看,房地产的巅峰时期已然过去,这已经成为了共识,唯一不确定性的,就在于房地产在这轮面临供给过剩,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房价究竟会如何反映出来。
哪怕是一线城市,在二手房市场中,也面临着房价跌幅的压力。
去年12月,北上广深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跌幅在3.1%-5.2%区间,均较上月扩大,整体好于二三线水平。
而在这期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在去年四季度也创新高。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在一线城市挂牌出售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相反。
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也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一线城市的房子通常被人们认为更具有增值属性,同时也更容易变现。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挂牌出售,一线城市的资产价格和变现程度,恐怕都要打一个问号。
这些因素的共同叠加,导致了股市涨跌的变化,也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向的担忧。
股市的好坏,都是人们真金白银用脚选择的结果,一旦选择失败,理论上就会承受风险和损失,因此股市从某种意义上,更能够反映投资者心目中的风险偏好,以及对某个行业的看法。
在经济数据表现尚佳,但股市却惨淡的背后,更多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长期性的经济担忧,这其中就牵扯到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风险、消费的保守和房地产的下行,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问题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说是大问题。
而如今,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
如何解决,不仅仅需要充足的智慧和格局,更考验决策者的毅力和决心。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9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