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不悲观!A股变盘在即 全线反弹仅差临门一脚!

观点:最新的PMI数据继续回落收缩区间,整体低于预期。不过,综合PMI仍在荣枯线上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逆周期调节下,政策持续释放,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多个周期底部之际,随着A股估值的历史低位,当前战略配置机会凸显。去年年末到现在,随着新一轮金融以及经济数据整体的不济,在内忧外患之下,市场整体表现不济。尤其是开年以来持续的下跌后,沪指也跌回三年前,2021年以来的熊市延续。不过,随着政策面以及基本面整体的改善,当前技术面也迎来积极,指数底部震荡过程中韧性逐步增强,在多方资金蠢蠢欲动下,反弹或随时来临。投资者当前不应过多悲观,反而是逐步乐观,并在整理中积极播种,期待全线向好下的收获。

指数再迎新低

海外市场回落以及中概股下跌下,给今日市场带来情绪影响。沪深两市双双低开,随后震荡走低,一路下行。盘中,金融股一度护盘,但多数板块下跌中护盘力度减弱,指数不断刷新日内低点。而在此过程中,深成指以及创业板再次刷新调整新低,沪指距离新低也仅一步之遥。尾盘,两市一度反抽,但力量薄弱,随后再次回落,沪指也迎来调整新低。全天,指数低开低走,延续近期弱势表现。盘面上,纺织服饰、银行以及煤炭等小幅表现,而多数板块表现较弱,其中白酒拖累下食品饮料板块领跌,而社会服务、有色金属、电力设备以及商贸零售等走低。

银行护盘 指数弱势

和昨日市场一样,在市场弱势之际,银行为首的金融股成为护盘的主力军。不过,金融股提振力度有限,而其他多数板块持续低迷,单一靠金融股的拉升已经不能抵消多数板块的下跌,指数整体呈现弱势。市场的弱势和低迷,更多的还是年初以来内忧外患的影响,而核心的还是信心的缺失。

不过,银行等金融股的异动,一方面说明部分资金在蠢蠢欲动,在指数整理中进场抄底;另一方面,对于高股息板块持续关注,成为市场资金持续关注的焦点。

去年经济成绩单新鲜出炉 经济预期稳中向好

去年年底到现在,市场整体走弱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国内经济修复的弱势,尤其是近期连续三个月以来的PMI数据的持续走低,投资者对于长期经济的担忧不断。不过,随着今日国民经济数据的出炉,这种担忧或将逐步减弱和放缓。根据统计局的最新公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增长5.2%。相对来说,这个增量符合多数人的预期,当然也是含金量满满。与此同时,海内外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继续稳中向好。因此,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对宏观基本面带来支撑,有助于减弱市场的担忧,也有利于市场整体的向好。

周指数底部韧性增强 结构性行情仅差临门一脚

尽管指数持续低迷,但是我们发现,经历连续调整之后,近期市场底部的韧性在逐步增强。一方面,指数整体低位区间徘徊,虽然整体在刷新新低,但下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护盘现象频现。比如指数整理过程中,多次出现盘中的拉升,很明显,指数调整中,抄底的资金在不断介入;此外,部分板块和个股已经不再同指数的新低而走低,更多的是先于指数企稳,迎来阶段性的反弹,这或许是指数见底的重心信号。

回到市场,在连续走低之下,随着市场估值的历史低位,在信心和情绪持续低迷之际,实际上底部已经无限接近,尤其是多数宏观数据悉数落地之后,市场已经没有太多担忧,更多的是新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指数的持续走低,还差最后的恐慌或者情绪的冰点,一旦迎来最后的恐慌或者情绪的极度低迷,那么增量资金或将随时进场,并带动指数的反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935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