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工龄40年以上,养老金可以再晋一档吗?39年和40年养老金差多少?

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项养老金计算规则。但是还是有临近退休的朋友,千方百计的想把养老金交到40年以上,一方面可能是处于凑整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人说能够“再晋一档工资(养老金)”。

其实,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是通过统一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来,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变化就看每年的调整了。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的。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以北京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例: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不过,由于个人缴费指数、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年限不同,再加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同,养老金也是有一定的区别。

过渡性养老金,是各个地方自行确定,基本都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算是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

工龄39年和工龄40年,养老金的差别是这样计算的:

假设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一,工龄39年,可以领取39%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工龄40年,是领取40%。北京市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1525元,也就是说2023年退休工龄39年和40年,基础养老金会相差115.25元

不过,现在养老金计算使用的是缴费年限,而且是具体到每一个月的,如果是工龄39年11个月和工龄整40年,基础养老金部分会仅仅相差115.25元×1/12,也就是每月相差9.6元而已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如果是按照11525元基数缴费计算,多缴费一年个人账户能够多积累11064元,但是多一个月的只是多积累922元。同样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会相差79.6元和6.63元

至于过渡性养老金,关键看个人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前的时间,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工龄39年和工龄40年的养老金差距只是逐步的积累,不存在太高的差距档次

什么情况下退休待遇才会“晋档”呢?

这一般指的是很早以前的退休计算模式,特别是现在工龄四十年的老职工,他们参加工作时,退休待遇就使用的是那种模式。

根据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确定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工龄10~15年,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60%;15~20年发放70%;20年以上发放75%。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80%,抗战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90%。

后来,国家对20年以上的工龄再度进行了细化(具体文件依据我找不到,希望有知道的朋友帮忙一下),工龄20年至3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80%,工龄30年到35年发放85%,工龄35年以上发放90%。

所以,自始至终国家就没有过工龄40年退休费、养老金晋档的情况。

其实这样比较的话,还是现在更好一些,在过去工龄35年和工龄45年其实计发比例统一是90%,基本工资一样,养老金一样,体现不了工龄的贡献时间长短。现在的模式应该是更科学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工龄40年就没有特殊作用了,因为每年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都有按缴费年限调整部分。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钱数会越多。像新疆自治区、吉林省、江苏省、山东省等地,工龄40年增加的养老金标准相对于前面一些年限会更高一些。新疆自治区是多一年工龄多,增加4元呢。

欢迎关注暖心,与你分享更多社保财经知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906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