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中美差距扩大?美国GDP或超28万亿美元,明年将见大逆转

中美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了?

虽然看起来有点“反常识”,但从数据上来看,事实似乎确实如此:
2021年,美国GDP23.32万亿美元,中国GDP17.73万亿美元,差距5.59万亿美元;

2022年,美国GDP25.46万亿美元,中国GDP18万亿美元,差距扩大到了7.46万亿美元。

等到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4%,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2%,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前三季度美国GDP已经接近21万亿美元,全年下来很可能达到28万亿,差距还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咋回事?怎么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速都跑赢美国,GDP差距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大呢?

“增速不够,通胀来凑”

其实中美经济差距扩大的核心原因,是因为美国的通胀问题,所带来的GDP虚高。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的区别。

简单来说,名义增速就是看生产的东西对应的钞票数量增长了多少,而实际增速则是看生产的东西实际增长了多少。

世界各国在统计GDP时,所统计的都是名义GDP数据,由于其中没有刨除价格因素,所以往往会含有很多水分。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比如你是一个美国的空调厂家,每年年产量都是1千台,前年的时候,每台空调价格卖500美元。

但去年美国通胀飞起,吃穿用度各种生活用品价格都涨上来了,而且员工要求涨工资,进货的原材料价格也疯涨,于是没办法,你只好把空调价格提高到每台1000美元。

从GDP上来看,虽然消费的实物数量没有变化,但因为每台空调的价格涨上去了,贡献的GDP也会大幅增长。

因此,2022年美国GDP25.46万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GDP接近21万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物价上涨,由于通胀因素带来了名义GDP的增加,也就是所谓的“增速不够,通胀来凑”

而相较于美国,我国CPI数据一直保持在非常平缓的状态,今年甚至一度到了通缩的边缘,所以尽管中美GDP数据差距进一步加大,但实际上,这并不能反映出来两国真实的经济差距。

汇率因素对GDP数据造成影响

除了通胀之外,从汇率上来说,其实我们在与美国进行GDP的对比时,也是比较吃亏的。

全球国家在统计GDP时,都会以美元为单位,但是别忘了,之前疫情美国大放水,自从2022年初开始就一直在加息,直至今年下半年才有了暂停的迹象。

由于美国疯狂加息的缘故,美元持续走强,其他货币持续贬值,这导致其他国家在将GDP换算成美元时,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比如同样是100万亿人民币,如果按照1:6.3的汇率,兑换成美元是15.87万亿美元,可按照1:7.3,结果就是13.69万亿美元,相差了2亿美元还多。

去年以及今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都处于承压状态,所以这种汇率上的贬值,也是中美经济差距扩大的“元凶”之一。

当然了,如果从汇率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我们对于未来的GDP情况,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

如今美元加息周期即将结束,市场上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大降低,上个月的28号,美元指数下跌至102.75,创下8月份以来的最低记录,强势一整年的美元,有了走弱的趋势。

而随着未来美国结束加息周期,乃至于开始降息,美元指数势必还会持续下降,到时候人民币汇率走强,双方的GDP差距就会出现缩小。

加息结束,明年将见大逆转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份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已经从14%降到了0%,明年1月加息的概率也从近30%跌到了2%,对2024年美联储降息100-1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从接近30%拉到了50%以上。

不仅如此,美联储的重要官员克里斯多夫·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还在官方网站上发表文章,称“如果通胀持续稳步下降,美联储最早可能在春季决定下调基准利率”

要知道,其实这位沃勒是“偏鹰派”的美联储官员,一向鹰派的美联储会释放出这样的明确偏鸽的信号,本身就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所以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美联储结束加息几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之所以美联储会选择结束加息,并不是因为已经将通胀控制到了预期的2%目标,美国10月份CPI同比增长3.2%,虽然比预期的3.3%少0.1个百分点,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恰恰相反的是,尽管通胀依旧高企,但面对愈演愈烈的财政危机,美债规模持续飙升至33万亿美元,美联储已经失去了进一步加息的空间。

2023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1.7万亿美元,如果继续加息的话,势必带来更高的偿息压力,未来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又会反过来加重财政赤字问题,相当于形成恶性循环。

财政问题进一步加重,通胀迟迟得不到有效控制,美国经济前景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光明,如果明年真如市场预期,开始降息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逆转。

写在最后:
虽然GDP数据确实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只看GDP数据,又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最关键的,还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上来,光在GDP数据里注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388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