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关于广州财政收入的文章。
2022年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4.73亿,排名全国各城市第七位,不但远低于北京(5717.3亿)、上海(7608.2亿)和深圳(4012.3亿),甚至也低于苏州(2329.2亿)、杭州(2450.6亿)、重庆(2103.4亿)。
广州GDP是28839亿,是上海GDP44652.8亿的64.6%,而财政收入只有上海的24.8%,北京的32.4%,深圳的46.2%,杭州的75.7%,苏州的79.6%,重庆的88.2%。从这些数据来看,广州的财政收入的确相当低,既与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差距较大,也与自身的经济规模不成比例,广州的财政收入为什么这么低?
广泛传播的一个观点认为,广州财政收入与经济规模不成比例,原因主要在于财政体制的差异,尤其是广州税收被省级财政“切”走一块,并最终用于保障非珠三角地区基本财力,而北上深等城市税收无需与省级财政分成,自留比例较高。事实上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除财政制度差异以外,广州财政收入低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如下:
1,经济增长较缓,税基成长低
财政收入主要源自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大、增长快,税收和财政收入也随之走高,经济规模领先的上海、北京和深圳,财政收入也居前三甲。
在80-90年代,广州经济一路狂飙,从全国第六位一路上升到第三位,进入三甲,逼近北京,确立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江湖地位。广州财政收入也随之上涨,如1993年广州一般预算收入为77.37亿,比1992年51.35亿,增长26亿,增长率高达51%,1998年广州财政收入为132.79亿,比1997年的97.79亿,增长率达35%,直接跳过了100亿大关,2000年时又跳过了200亿,三年翻一翻。
2012年以后广州经济增长趋缓,不但与北京拉开发差距,还相继被深圳和重庆超过,直到今天还没有缓过气。与之相仿,广州的财政收入也随着走低,2013年增长只有4%,之后几乎都是个位数的增长,2020年疫情期间只有1%的增长,2021年也是个位数。
综上所述,广州财政收入不高主要还是因为广州经济增长乏力所致。
2,经济结构传统,税收比例低
除了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速以外,财政收入还与经济结构有关。广州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结构偏向传统服务业,制造业则拥有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深圳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经济发达,制造业则有电子制造“一业独大”。如金融业是税收大户,深圳金融税收贡献远超广州,大约是广州金融税收的四倍,是造成广深财力差异的一大来源。
同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也是重要税源,深圳从这些行业的收税也远高广州。
广州的商业发达,但传统商业多属民营经济,规模较小,税收比例不高。所以广州财政收入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主要是因为金融、软件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产业规模占比较低。
3,广州一般预算收入较低,但总收入不低
广州的财政收入并不低,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收入:
1)预算收入,2022年广州一般预算收入为1854.73亿,数额不大,但从广州的财政总收入来讲,广州并不低,如2022年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52.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3.1亿元、调入资金591.2亿元、上年结余5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00.4亿元后,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89.9亿元。
2)政府基金收入,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29.2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1,146.5亿元、上年结余140.8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4亿元后,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 预算总收入2,917.9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22年广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1亿元。社保基金收入为专项收入,不列入预算收入。这算起来广州的财政收入不低,坐稳全国第四没有问题。
4,一般预算上缴比例重,财政留成低
前面说过广州的在预算收入方面,但不少人并不知道广州的税费收入不低。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广州完成税费收入10115.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总额5583.1亿元,包括国内税收收入4454.7亿元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收入1128.4亿元,这个数据移居全国第四位。
但在税收收入方面,广东实行三级财政,广州作为广东经济龙头老大(深圳是计划单列市,财政上对中央负责),税收的很大一部分需要上缴省财政,用来支持粤北粤东和粤西发展。当然广州的财政留成比例是各大城市中最低的。2022年广州的一般预算中的税收收入只有税收收入1,245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22.3%,加上国家和省财政的返回的591.2亿,占比为32.9%,仍远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40%以上。
所以广州的三级财政制度,让广州的财政收入大减,限制了广州在经济发展上的财政支持。
综上所述,广州的财政收入低,就是由于广州经济发展趋缓,经济结构偏传统以及财政留成比例较低造成的。
祝广州经济越来越好,广州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关注@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3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