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格力电器方面获悉,就近期多个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恶意剪辑相关视频、使用低俗污秽言辞侮辱诽谤公司高管,格力电器已就多个侮辱诽谤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
格力电器方面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司将采取法律措施坚决维护企业及员工的合法权益,对任何恶意中伤和造谣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涉及企业家及公司高管的虚假信息和不实传闻,不仅严重损害个人声誉,也影响着公司经营的健康发展。
格力这次的“公关危机”应对,可能是“灾难性”
面对这次“互联网舆论危机”格力选择一个看似合理却可能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应对措施。
报案,发律师函是许都明星应对“网络谣言”的维权手段,但作为一个大企业毕竟不是明星个人,这样的维权方式很可能遭受“互联网反噬”。
典型的案例就是网络关于某明星“鸡你太美”的“法律维权”,不仅没有让这样的现象消失,反而记起来互联网的反噬。各种只可意会的“坤拳”“坤派”层出不穷。
格力集团的这次“舆论危机”十分诡异,也许有人清楚,但他们不说。
诡异一,双十一来临,董小姐主动提起“孟羽童离职”和“自己的绯闻”
双十一前夕,董明珠近日首次正面回应孟羽童离职一事而引发关注。董明珠表示,“网红不网红看人品质,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对于孟羽童和王自如,董明珠评价道:“两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个刚从学校出来,一无所知,而王自如经过市场的锻炼,对人生的认识不在一个层面上。”
一时间,“董明珠首次回应孟羽童离职”的消息登上热搜,更热的是关于“王自如的包养传闻”。一时间让格力集团深陷“网络舆论危机”。
大胆猜测,也许此时董小姐主动提起这些“陈年网事”,是希望借助网络来给格力的双十一促销加把火,没想到事情失控烧向了自己,毕竟上次的回应得到了网络认可。
诡异二,个人形象和企业品牌深度捆绑,是好事情吗?
格力品牌已经和董明珠的个人形象深度捆绑,这从格力的广告上就可以看出来。
董明珠可以说是开启了企业老总为自己品牌代言的先河,一时间许多企业家开始模仿。
最近这段时间这种情况好像已经销声匿迹,这种做法也许是“弊大于利”。
这次格力集团发报案维护高管形象,也许也是看到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格力的销售。
许多网友看了那些视频,都直言“家里的格力电器不干净了”。许多人甚至以为这件事情开始放弃格力品牌,不再买格力的产品。
诡异三,每次互联网舆情危机的背后都是“网络共情”
这次格力集团的“绯闻危机”,背后其实是大家拒绝职场PUA,更是对所谓的一些职场潜规则感到厌烦,许多人是在用调侃的心态做事情。
许多博主做视频的确是博取流浪,但核心点事这件事情有成为网络爆点的因素。
针对的也许并不是企业高管个人,如果格力集团换个角度去营销这件事情,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面对这种“恶意调侃”最好的回应方式也许就是“自嘲”和诚恳解释。如果企业高管可以放下身段去面对这种质疑,也许会得到网络的理解。毕竟“马保国”都能实现网络口碑互转。
诡异四,格力集团选择和网民“硬钢”,受伤的也许是“格力品牌”
面对这种针对个人的造谣,某高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去报案。现在格力电器却用集团的形象去维护某高管的形象,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这次格力集团报案维护高管形象,可能到最后输的最惨的就是格力品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3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