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最低档”社保交满15年,等到60岁退休后,可以领多少养老金?

社保不仅是我们工作的一种保障,也是我们退休后的一种收入来源。社保的缴纳和领取,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那么如果我们只缴纳最低档的社保,交满15年,等到60岁退休后可以领多少养老金呢?

一、什么是最低档社保?

最低档社保就是指按照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来缴纳社保的情况,如果你的工资低于缴费基数的下限,或者你是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者等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你可以选择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社保。这样可以减轻你的负担,也可以享受到社保的基本保障。

二、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养老金的计算不仅与你的缴费基数有关。还与你的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当地的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等因素有关。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养老金的主要部分,它与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等因素有关。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按照当地的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21年北京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1082元。缴费年限是指你参加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时间,不少于15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你每年的缴费工资与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你的缴费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高低。

假设你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0.5,也就是说你每年的缴费工资都是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半。那么基础养老金=11082×15×1%×0.5=832.35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金的另一部分,它与你的个人账户的存储额和计发月数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是指你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一部分,存入你的个人账户中,累计起来的金额。计发月数是指你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根据你的退休年龄和性别,有一个固定的表格来确定。

假设你是男性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6326×8%×15×12÷139=435.57元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养老金的最后一部分,它是为了保障那些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而设立的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缴费基数×1%×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过渡系数

缴费基数是指你每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工资水平,一般是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的。过渡系数是指根据你的参保时间,确定的一个比例,一般是在0.3到0.8之间。

假设你的过渡系数是0.5,也就是说你是在1997年之后参加工作的。那么过渡性养老金=(6326×1%×15-832.35)×0.5=119.32元

把这三个部分加起来也就是: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832.35+435.57+119.32

=1387.24元

结语

这就是你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的总额,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估算,实际的养老金可能会有一些浮动。因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都会随着时间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具体的养老金,你可以登录社保网站,或者咨询社保机构进行查询和核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167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