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0岁,存款达到这个数,就能安度晚年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而50岁则是一个分水岭。
研究发现,50岁以后,由于脏器的功能老化,身体发生疾病的风险会更高,那么,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也是一个人开始考虑退休和养老的年龄。
那么,这个年龄段有多少存款能让你安心?
有人说,50岁以上的人,如果能有超25万以上的存款,那么就会获得很幸福,此话真的有道理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个人想要在50岁以前实现存款25万,究竟有多难?
01 普通人收入普遍偏低,但是每月开销却越来越大。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9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
同时,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78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22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68元。
也就是说,普通人每年能存的钱很少,甚至很多人已经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状态,想要实现存25万,需要花费的时间将更长。
比如今年的收入状况下,假如一个家庭每年存9000元,想要实现25万存款起码得28万。如果农村居民每月存4000元,就需要62年才能存够25万。
02 贷款压力巨大
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贷款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资料显示,全国9成以上居民贷款买房买车,而且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4.6万亿元,平均每户贷款为63.8万元。
此外,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个人汽车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平均每辆车贷款为10.8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每月收入的极大一部分都得用于还贷,剩下的钱就所剩无,根本谈不上存钱。
比如以一个月收入1万元,如果每个月要还房贷3000元,车贷1000元,那么每个月收入光还贷就支出了所有收入的40%。倘若每月生活开销5000元,那么每月剩下一千块用于储蓄,想要实现25万存款,起码得21年。
03 教育成本太高,存不上钱。
孩子是父母的心,也是父母最大的投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平均每名大学生年学费为1.2万元。
另外有机构统计,在国内,如果要将一个孩子从0岁养大到18岁,城镇家庭起码得五六十万,农村家庭尽管低一些,也得二三十万元。
此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网民中有7.9亿是90后和00后。
这意味着许多50岁以上的父母有一个或多个大学或刚毕业的孩子,他们需要支付学费、生活费、就业费和其他费用,根本没办法实现储蓄。
举个例子,倘若一个家庭两个孩子上大学,每年学费就得2.4万,如果这个家庭的年收入10万元,那么他们每年只能存7.6万元,要存25万元,起码也得3年时间。
04 我国40、50人员找工作越来越难
今年,今年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找工作太难,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开始过上了“躺平”生活,
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很多40、50人员,如今已经面临着职业危机和技能落后。
根据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45岁以上失业人员达到1.7亿,占总失业人员的46%。而2022年全国45岁以上劳动力参与率仅为5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也就意味着,45岁以上的人,一旦因为企业经营问题、或者人工智能机械化替代,他们失业以后想要实现再就业或是创业成功,可能性就更低,说白了,连工作收入都没了,谈什么存款。
假使失业以后可以领取每月2000元的失业保险金,除掉生活各项开支,每月最多只能存500元,想要实现存25万,起码要42年。更何况,领取失业保险金也就几个月时间就结束了。
所以,国内绝大多数40、50人员,想要实现25万存款是很难的。
综上所述,50岁以上的人,如果存款能够超过25万,那足以证明这类人的幸福度超绝大多数人群。
因为普通人存25万不容易,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
而一旦有了25万存款,这不仅意味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的退休和养老金生活,同时一旦遇上紧急情况,起码心里不慌,能够实现更从容面对。
当然,这个数字也并非绝对,毕竟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幸福标准也不同。此外,还有经济状况不同的城市,也会因为消费的高低而影响到老人退休以后的幸福指数。
因此,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理想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和退休生活,如此才能真的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对此你同意吗?同意点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1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