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12日,邮储银行,作为六大国有银行之一,实力雄厚,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并且,邮储银行,在全国有3万多家营业网点,是国有大行里面,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
另外,邮储银行,常年做“存款送礼品”的活动。很多中老年储户,都是喜欢把钱,存在邮储银行里面。
我们就来看下,把2万块钱,存邮储银行里面,利息能有多少?
活期
邮储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只有年化0.20%。把2万块钱,存活期里面,一年的利息就是:
2万×0.20%=40元
两万存活期一年,利息就40块钱。这个已经不能叫存钱,就是在给银行打白工了。活期存款的利率,真的是太低了,千万不能存活期。
大家看完文章,也好好整理下自己的存款。看下自己,是不是就在做这种“有钱任性”的事情。如果有,赶紧把钱转个定期,买个国债都可以。
通知存款
邮储银行,通知存款分为两种: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
一天通知存款,利率是年化0.45%。一天就是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就结算一次利息。你存多少个一天,就结算多少次的利息。
七天通知存款,利率是年化1.0%。七天就是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就结算一次利息。你存了多少个七天,就结算多少次的利息。
通知存款的期限特别短,灵活性特别的好。如果你手里的钱,存不了长期,那就可以存在通知存款里面。
定期
邮储银行,定期存款的期限特别丰富。而且,也没有金额门槛,只要50块钱就可以定期开户。
三个月定期,利率是年化1.50%。把2万块钱,存三个月定期,满期三个月的利息就是:
2万×1.50%÷4=75元
六个月定期,利率是年化1.70%。把2万块钱,存六个月定期,满期六个月的利息就是:
2万×1.70%÷2=170元
一年期定期,利率是年化1.85%。把2万块钱,存一年期定期,满期一年的利息就是:
2万×1.85%=370元
两年期定期,利率是年化2.10%。把2万块钱,存两年期定期,满期两年的利息就是:
2万×2.10%×2=840元
三年期定期,利率是年化2.60%。把2万块钱,存三年期定期,满期三年的利息就是:
2万×2.60%×3=1560元
五年期定期,因为利率没有上浮,只有年化2.25%。所以,不要去邮储银行存五年期定期,利率很低,非常不划算。
很多人去邮储银行存钱,反应银行没有定期两年和三年。要存定期,只能存定期一年,或者是更短的期限。
其实,我偷偷的告诉大家:你们都被银行忽悠了。
所谓的“存不了”、“没有额度”,都是忽悠你们的。真实原因就是因为定期两年、三年利率高,银行不赚钱。你存了的话,银行经理没有揽储提成。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你下次再遇到这个情况,只需要把手机拿出来,然后告诉银行经理,你准备打客户电话问一下,是不是这个事。估计银行经理马上就变了个脸色,屁颠屁颠的帮你把钱存好。你想存几年期的定期,柜台都能给你存。
大额存单
邮储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表如下:
一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是1.60%。
三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也是1.60%。
六个月期大额存单,利率是1.80%。
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1.95%。
两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2.15%。
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年化2.65%。
大额存单的利率,要比定期存款高一些。同样的存款金额,购买大额存单,要比存定期,能拿到更多的利息。
不过,大额存单有金额门槛限制,要求最低20万块钱起购。只有2万块钱的话,没办法购买大额存单了。
储蓄国债
储蓄国债比较亲民,最低只需要100块钱,就可以购买国债。而且,储蓄国债也是保本保息的,非常适合我们普通老百姓购买。
最新一起的储蓄国债,是凭证式国债,利息满期一次性结算。
三年期国债,利率是年化2.63%。
五年期国债,利率是年化2.75%。
把2万块钱,购买三年期国债,满期三年的利息就是:
2万×2.63%×3=1578元
把2万块钱,购买五年期国债,满期五年的利息就是:
2万×2.75%×5=2750元
储蓄国债的利率,要比定期存款高不少。而且,储蓄国债可以提前支取,并且提前支取还是靠档计息。
如果大家手里的钱,能三五年不用,建议你购买储蓄国债。
最近一段时间,去邮储银行存钱,一定要多加小心
邮储银行,作为六大国有银行之一,实力雄厚。正常情况来说,存钱肯定很安全。也不用担心,哪天一觉醒来,银行就破产倒闭了。
但是,邮储银行有个特色,就是特别喜欢卖保险。尤其是从11月开始,一直到明年的2月份左右,这期间一直都在和保险公司合作,搞“开门红”销售保险的业务。
因为卖保险的提成奖励特别高,尤其是期缴产品,是揽储的几十倍以上。再加上,销售保险又是政治任务。就会导致,有那么一小部分经理,或者是为了钱,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加班,干出忽悠储户买保险的情况。
我这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有意在黑邮储银行。只要去网上搜一下,到处都是和邮储银行有关的保险纠纷。
银行保险产品,不是不能购买,但是一定要谨慎。虽然保险产品不会主动骗人,可卖保险的人就不一定了。
如果你是贪图收益,贪图礼品,而轻易的购买银行保险产品。那很可能,买的时候你有多开心,新以后取钱的时候就会哭的有多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1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