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外卖骑手的“最难一年”

三年前,外卖骑手在武汉运送食物,也运送希望;一年以前也同样如此,高风险之下,必然会有高收入,但随着一个时代的过去,这更像是一个短暂的激励。

到今天,外卖骑手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愿意送餐的人太多,每一单的收入都在变少。

2020年,《人物》杂志发表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骑手的困境再次被放到聚光灯下。

次年,市场监督总局、人社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最核心一条,在于要求外卖平台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等考核要素,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不久后,美团喊出“让外卖配送算法更透明”的口号。

在公众的不断监督下,骑手们的确拥有了一个更好的系统。地图定位更精准了,“预估到达时间”也变成了“预估到达时间段”,在异常天气里,系统也会给骑手更多时间。

2022年,美团对骑手超时、收到差评等情况的处理也从扣款改为扣分,骑手有一个月的时间里弥补扣掉的分数,不会出现差一秒就扣钱的情况。

而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下催生的新职业不断完善的一个改善信号。

但对外卖骑手这个新兴职业而言,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

“外卖越来越难送了。”这是今年开年以来,不少外卖骑手的普遍感受。

在《人物》的报道中,外卖骑手被形容是一群困在系统里的人,某教授在做外卖骑手的时候也坦言,外卖工作没有前途,是一种非常枯燥、天花板非常低的纯粹重复的体力劳动。

但尽管如此,在如今就业形势一片严峻的当下,作为准入门槛“最低”,但收入上限却又相对较高的一个岗位,外卖骑手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依然吸引了足够多的人加入配送外卖大军。

供给(外卖骑手)不断增多,在外卖单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骑手们不仅要面对更少的单量,还要面对更低的单价。

阿华干了三四年外卖,期间也曾去过工厂开叉车,但一年后还是接受不了那种生活环境,最终还是回到大城市,继续选择送外卖。

但和他离开时相比,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早上七点多开始跑,单子越来越少,也让阿华不得不延长起床的时间,但对应的,下班的时间也不得不延长。

但即便是这样,深夜的订单也并不多。

晚上十点多,阿华和几个同事散坐在一家夜宵门店附近,彼此都非常有默契的刷着手机,屏幕停留在外卖骑手APP抢单大厅页面。

但屏幕并没有给出任何反馈,沉寂的系统,就和这个深秋一样凉。

一方面是外卖骑手单量骤减,但另一方面,全国外卖员每天新注册数量超过2万,每天都有浩浩荡荡的大军加入配送外卖的队伍,这也变相加剧了内卷的形成。

即便是在一些繁华的商圈,平均每个外卖骑手每天也只能跑30单左右,而且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用餐高峰期,早上和深夜的单子越来越少,在其余时间,外卖骑手百无聊赖。

要想增加收入,只能延长工作时间。

阿华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每天都要跑到深夜才能下班,而在全国所有的专职外卖骑手当中,不仅仅是阿华,一半以上的外卖骑手每天工作时长都在9-12个小时,而且几乎每周工作7天,即便是这样,薪资也维持在5000-8000之间。

这是属于外卖行业的996。

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少的单量,以及更低的收入。

不少骑手都表示,今年收入比往年下降了。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骑手在不断饱和,每个站点的人数在增加,每个骑手挂单就少了,责任区内超时单量越少,取消和差评量也越少,那他工资就越高,但这对靠单量吃饭的骑手来说就意味着低单价,以及抢单难。

而对不同年龄层次的骑手来说,所面临的挑战还有更大的不同。

以年轻骑手为例,他们更熟悉平台、系统的规则,就连抢单这种基础性的操作,他们的手速也天然更快,这也意味着,和四十五岁的骑手相比,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不少年龄的大的骑手,由于抢单普遍抢不过年轻人,只能依靠系统派单,而系统派单又牵扯到路程、是否有电梯等情况,在综合利益考虑下,年轻人对系统派单的熟练度,要优先高于大龄骑手。

一个行业准入门槛低,通常也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更容易达到。

对大多数骑手来说,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每天接单30单,就已经是行业天花板,这往往也意味着,再往上走,走的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如何。

2022年美团配送即时配送平均每单成本是4.53元,在美团外卖骑手端APP,会显示各个城市单量排行榜,一半的城市冠军一天可以跑到140-150单,每天的收入在675元,但即使达到一个人的体能极限,每月收入也不会超过2万元。

更重要的是,这样高强度的接单频次普通人很难长期维持下去。

一个月或许可以达到上万元的收入,但两个月呢?三个月呢?在更长的工作周期内,最终收入依然还是会被拉回到一个平均值。

月入数千元,不辞辛劳风吹日晒,在这样的叙事背后,其实往往还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对骑手这样一个行业而言,这个薪资,已经是他们所能够找到的工作当中,最高的了。

否则,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加入外卖骑手大军,不仅仅是门槛低,工作相对自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还有着一份看起来不错的收入。

对骑手来说,这或许还不是最难的一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外卖行业,这个行业门槛足够低,只需一辆电动车,甚至没有也可以租借,但人多一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骑手的就业福利乃至医疗保障,这其中还引发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当一个行业门槛足够低,人也足够多的时候,个人的能力,究竟能够在这个行业当中,起着多少决定性的作用。

而这样一个行业,它的天花板,和大环境密切相关。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129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