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对应(梦的解析主要内容)
《梦的解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得·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又译做《解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本书第一次告诉曾经无知和充满疑惑的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在隐秘的梦境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一切,呼吸、眼泪、痛苦以及欢乐,并不是都没有意义的。
弗洛伊德在书中还认为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观点就是著名的潜意识理论。
看书时,发现弗洛伊德试图采用一种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梦”。他说“我所要做的正是引入一种科学的心理分析法,对梦的过程详加阐释,从而探索那些精神力量的本质。”
因为梦的不可琢磨,难以捕捉,所以弗洛伊德的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观的,不科学的。而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了。
梦是愿望的达成,是《梦的解析》最核心、最重要的结论。弗洛伊德认为,所有梦的核心本质都是愿望的达成,就算是让我们痛苦、焦虑的噩梦也不例外。
只不过成年人的心理活动比小孩子复杂得多,在梦里实现自己的心愿不会像小孩子那么简单直接、毫不掩饰,他们会通过伪装把真实的欲望隐藏起来。
弗洛伊德用冰山一角比喻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冰山是能被我们觉察到的意识,而淹没在海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则是我们根本觉察不到的潜意识。
梦是愿望的达成,可是这个愿望只有想办法从潜意识层面进入意识层面,才能成功形成一个梦,并在梦里实现这个愿望。
人的内心有很多不光彩的甚至自私的欲望,这些欲望难以启齿或者见不得人,所以一直被内心的道德感压抑和排斥着,被关在潜意识里,为了从潜意识里跑出来并合理地出现在意识层面的梦境里,这些被压抑、被排斥的欲望会进行伪装。
梦的伪装有四种工作机制,分别是浓缩作用、移置作用、象征作用、润饰作用。经过这四种工作机制的伪装和加工,梦的真实意图就被成功地隐藏起来了。
梦是愿望的达成,所以,解析梦的关键就是找到做梦者想在梦里达成的那个愿望。弗洛伊德认为,不管梦境多么奇特,它的材料永远来自现实世界。换句话说,我们不会梦到我们没见过、没听过、没经历过、没想过的东西。
那么从分析的角度看,梦不管耍了多少花招来改造、加工、伪装自己,制造梦的素材全都是可以从做梦者的真实生活中找到来源的。
用精神分析法解析梦,就是将梦境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针对各个部分展开自由联想,追溯这些念头和想法在真实生活中的来源,然后再找出不同部分的内在联系。
为了避免对梦的随意判断,在解释梦的象征表现时要格外严谨,并通过对梦例中提供的所有明确素材仔细分析后,追究它们在梦中真正的地位与作用。
所以,弗洛伊德选取的都是些典型的梦。释梦是如此困难,可我们却不得不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去分析它。就像是你不得不打开装满破线头的针线盒,试图从中找到一根完整的丝线。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作出的贡献。
虽然就现在的研究来说,《梦的解析》里的内容有些过时,但它对于很多学科仍旧具有非凡的意义,譬如文艺学范畴对灵感的解释、修辞学上的象征。
《梦的解析》意义在于:对待任何一件事,尽可能地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如果这件事本身就不能被科学的看待,那么尽可能地用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去扩充或者缩小范围,再从中找出某种关联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