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生猪市场不太平静。
前有“猪茅”牧原股份蒸发两千多亿市值,后有生猪上市公司杠杆太高,接近暴雷的传闻。
“猪肉凶猛”,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大家发现,憨态可掬的“二师兄”,在资本市场上也会露出凶狠的獠牙。
这一次,被二师兄伤害的,是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正大集团。
前段时间,上交所官网发布消息,因正大股份及保荐人提交撤回申请文件,所以终止对正大投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审核。
据了解,此次IPO的规模达到150亿元,是A股生猪板块难得一见的巨无霸。
正大主动撤回IPO,不仅意味着损失了巨大的财富机会,更是将2年多来上市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对此,正大回应称撤回主要是猪肉价格低迷,上下游行业都受到较大冲击,企业承压较重。
但仔细想想,这个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如果企业承压较大,那么不是更应该募集资金,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所以,正大终止IPO,并不是那么简单。
放弃上市,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
此次正大IPO涉及的18个项目,17个与生猪产业相关。目前猪肉市场低迷,生猪龙头企业纷纷陷入亏损。
根据财报显示,上半年生猪上市企业的三大龙头,新希望、牧原、温氏,分别亏损了29.83亿元、27.79亿元、46.89亿元。
而正大在2022年上半年,利润也出现了3年内的首次下滑,直接从盈利变成了亏损23.95亿元。
这与正大的养殖规模有直接关系,根据正大的官网介绍,正大股份在全国拥有87家饲料公司,200多个种猪场,2000多个规模化商品猪育肥场,已经形成了深度覆盖全国各地的经营网络。
因此,在市场冲击之下,正大自然无法幸免。
但是,除此之外,正大停止IPO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正大集团没有实控人,虽然谢氏家族掌控着正大,但是各自的股份比较平均,且不是一致行动人,所以导致实控人位置空虚。
股权的分散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果遭遇恶意收购,那么就会导致控股权不稳,进而威胁公司的内部稳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是关联交易的问题,这也是一直阻碍正大上市的“顽疾”。
简单说,就是正大集团旗下的公司,彼此之间形成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并且相互之间业务占比很高。
如果公司上市,那么这种关联交易,将有可能导致控股母公司,通过其他公司掏空上市公司。毕竟真金白银面前,谁不会心动?
根据正大的招股书,2020年正大股份经常性关联交易约148亿元。
其中采购、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为69.6亿元,占当年营收成本20.67%。
销售的关联交易达到了76.9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6.84%。
由此可见,关联交易在正大的业务中所占比重之大。
再次,近年来正大负面消息较多,商业形象受到较大影响。2019年,其客户公司副经理的受贿案件,曾让正大被卷入漩涡。
其后出现的前高管私刻公章骗贷,民间借贷等一系列案件,都对正大集团的形象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管人员的独立性。在正大的招股书汇总,高管人员兼职现象非常普遍,且兼任职位众多。
比如董事长谢吉人,就兼任了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泰国和香港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等诸多职位。
而副董事长谢毅,兼任了150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副总经理杨森源兼任了183家公司的董事,平均一年在每家公司工作不满2天。
所以公司的高管,有多少精力可以放在业务上,也是外界质疑的焦点之一。
所以正大放弃上市,既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和其自身也有密切的关系。
说到正大自身,可能很多读者并不知道,这个泰国首富家族,其实本来是正儿八经的“潮商”。
从潮汕走出的“泰国首富”
在东南亚,正大集团一般被称为“卜蜂集团”,大家熟知的卜蜂莲花就是其旗下的产业之一。
在泰国,正大集团业务覆盖农牧、零售、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泰国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正大集团。
这也让正大的老板,谢氏家族常年稳居泰国首富的位置。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谢氏家族却是来自正儿八经来自潮汕地区的“潮商”。
故事还要从清政府的年代说起,1896年,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他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未成年的谢易初挑起了支撑全家的重担。
1922年时,一场台风袭击了潮汕地区,眼见在家乡无法生存的谢易初,带着全部家当8块银元,只身加入了“闯南洋”的队伍。
第二年,一家名为“正大庄”菜籽行,在曼谷开业,创建者是谢易初,这也就是正大集团的前身。
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年,思乡心切的谢易初将公司交给大哥打理,自己带妻儿回到国内。
谢易初11岁的小儿子谢国民,开始了在汕头的学习生活。在这期间,谢国民又曾辗转香港求学。
1967年,谢易初放弃了国内的生意,带着全家又回到泰国。第二年,谢易初将公司交给了小儿子谢国民。
谢国民的三个哥哥,分别叫正民、大民、中民,四个人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
现在,年事已高的谢国民已经退居幕后,他的大儿子谢吉人是正大集团的掌舵人,并且第四代接班人,也已经逐渐成长起来。
很明显,谢氏家族早已摆脱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成为潮商在海外长期深耕发展的代表。
但是,面对公司在养殖产业上的亏损,150亿的融资计划泡汤,谢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是否能拿出较好的应对措施,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8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