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是何许人也?
他是中央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员,被北大孔庆东教授称之为“红色坦克手”;2010年12月,被30多万网民推举为与郎咸平、戴旭、郭亦平、于建嵘、时寒冰、易宪容等人并列的所谓“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
2011年12月,由腾迅新闻频道一篇《说公知论公知,谁是公知》的文章引发了网络大讨论,千万网民参与。大多数网民认为公知评选过滥,公知几乎成了贬义词。但绝大多数网民认可“九大风云人物”这次评选,认可包括张宏良在内的九大风云人物接近“公共知识分子”。
但就是这样一位过去被誉为的公共知识分子,在今天,却让公知变成了一个近乎贬义词。
10月1日,张宏良在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立刻冻结私企财产,这篇文章让张宏良再次被网友炮轰,不少人要求张宏良“住嘴”。
在这篇文章里,张宏良写道,恒大模式和碧桂园模式的曝光,给国内上千上万家私企老板指明了如何把公司资产变成个人资产,把中国资产变成国外资产,把银行负债彻底甩掉的方法和途径。所以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家将会“争分夺秒地把资产向海外境外转移”。
而张宏良的这篇文章全名为《必须立刻冻结私企资产,每延迟一分一秒都会增加巨大损害》。
显然,张宏良只看到了民营企业的无序扩张下的风险,却没有看到民营企业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正面意义和好处。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房地产恒大的问题,就冻结所有民营企业的财产,那么我国这四十多年来的经济成果,也不会走到今天。
本质上,这次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过是经济周期性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否定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相对不确定性的时代,任何对民营企业的攻击和否定,都有可能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信心的再度缺失。
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而恒大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恒大自身的问题。
而张宏良的这番话,无疑是想要走回头路,但回头路走得通吗?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不仅仅走不通,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历史灾难。
我国有数千万家民营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他们何德何能需要把资产转移到境外?
如果全部冻结民营企业的资产,届时这背后数亿人的就业问题,又何去何从?
如果真的按照张宏良的建议,那么国内经济一夜回到解放前,我相信不是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非常有可能成真。
这样的建议,应当是需要完全禁止的。
张宏良在文章中说,“现在这些私营企业家大老板已经开始了和监管部门抢占山头的生死比赛,而监管部门早冻结私企资产一天,那么国内的财富就少损失一批;晚冻结一天,国内的财富就多损失一批;如果不冻结,财富的流失将会超过能够承受的程度,最终有可能把整个国家都推入火坑之中。”
这番话看似很有道理,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
因为靠人为禁止的财富流动,最终反而会让财富流动的速度加快。
因为我们知道,钱的流向本质上一定是趋利的,哪里有钱赚,钱就会流入哪里,这是非常本质质朴的道理,因为没有人不想要赚钱,没有人不想要盈利。
基于此,今天财富流失的现象客观上存在,但这是有背后的市场机制决定的,例如因为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换美元保值,或者购买黄金,但我们能够用人为去大规模干涉吗?
我认为不行。
因为这是国际趋势,我们看股市,港股和A股本质上已经反映了这一点,如果是靠人为的限制或者冻结,这会极大打击市场的信心,最终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而类似于恒大那般的庞然大物,显然更非一般的民企能够比拟,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经营,好好赚钱,根本不会涉及到太多的资产转移问题,更谈不上冻结他们的资产。
到今天,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有了接近5000万家民营企业,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张宏良完全忽视这九成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更不把民营企业当自己人,在今天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只能说他是别有用心。
过去三年的疫情已经让不少中小微企业陷入停顿状态,如今好不容易恢复,大量的企业百废待兴,如今张宏良此番话语一出,无疑是雪上加霜,属于妥妥的添乱。
别的不说,民营企业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性早已经深入骨髓,从社会到民生方方面面全覆盖,56789常常被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性,指的就是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
如果粗暴冻结民营企业资产,那么56789的重要性,至少要打一个对半折。
别的不说,对普通人来说,至少意味着有一半的人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而今天的就业形势,其严峻性已经不用多说了。
事实上,关于对民营企业的“抹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2018年,自称“资深金融人士”的吴小平就曾发表了一篇题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该文章就认为私营经济的任务是“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完成。
因此,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应该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
而这位吴小平,作为一个资深金融人士,说出这番蹩脚的话来,也足以可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民营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这件事,误解有多么深刻。
其实在我看来,一些重要且正确的事情,过去已经经过我们的验证,按理来说不应该再有分歧,但人们对同一事实的认定,显然会给出不同的理由,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这一点,在今天来看是越来越危险的。
正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人们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经常不是因为对事实的认定有分歧,而是因为不同人对相同的事实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
不同人的解释不同,甚至相反,而这两种不同解释会导致不同主张,未来是什么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相信哪一种解释。
到了今天,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有人在争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好坏问题,但这个问题真的还需要争论吗?
正如胡适所说,我们应该多谈一些实际的,少谈一些空洞的,什么好就坚持做什么,这其实就是一个通俗简单的原则。
但即便是这样,像张宏良这类的伪学者专家,依然会有一定的拥护群体,答案是为什么?
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去思考的地方,何为逻辑,以及何为道理。
接下来,我们需要预防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8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