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目前为止,各行各业还都离不开石油。
因此石油一直以来都被很多国家当做战略性的资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无疑是石油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上到工厂的运作,下到人们的出行,全都离不开石油。
而近几年来,石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也让人们感觉到生存的压力增大了许多。
这也不禁的让人们思考,这油价一直飙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国的石油资源匮乏
说到石油资源的储备量哪里最多,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阿拉伯、伊朗等中东国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根据数据统计,世界各国所探明的石油储备量中,产量最高的绝大多数都是中东各国。
而让人意外的是,加拿大居然排到了第三名。
其实加拿大的油价一直都很低。
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背靠省碳酸盐三角地,石油资源也确实够用。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身为发达国家,和中东各国不一样,加拿大不用受到战争的侵扰。
在加拿大中还流传一个俗语,“加拿大有四怪,老太太开车属最快”。
开车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费不费油,只管一脚油门下去,这也间接的说明了,加拿大的油价确实很便宜。
但相比之下,我国的油价却是高的离谱。
虽然我国的石油产量在世界上排第十一名,但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石油的使用量自然是要高于一般的国家。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的初期,美国就派了一支勘探队伍到我国的土地上来寻找石油,想要谋取利益。
可是在我国逛了一圈之后却一无所获,即使在地质方面最有希望的陕北地区,在经过数月的连续打井勘探,也没看到一滴石油。
八年的时间,美国的勘探队只是留给我国四个字,真是“地大物博”啊。
这个消息传到世界上,我国也被扣了一个“没有石油”的帽子。
直到1959年大庆油田横空问世,才狠狠打了美国人的脸。
大庆油田创造了我国在世界石油开发的奇迹,60多年来累计生产石油23.91亿吨,如此丰富的“血液”撑起了我国工业发展的脊梁。
随着我国勘探队伍的不断挖掘,才发现目前我国的石油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珠江、东海等地。
其中百分之七十六的可开发储量都集中在沙漠、戈壁滩、浅海地带。
虽然产地看着挺多的,但是如今可以开采石油储备却少得可怜,截止到今天,我国石油的可开采储量,只剩下36.96亿吨。
这与中东、美洲等国家相比,可谓是相差甚远,以我国如今每年7亿吨的消耗速度,国内的石油储备量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消耗殆尽。
我国的石油储备不仅少得可怜,开采的成本却是相当的高。
以世界上石油产量最高的中东各国来说,那油田一钻井打下去,用不了多深,石油是呼呼往外冒,这也就是“富的流油”这个说法的来源了。
反观我国的油田,不仅分布的东南西北,开采的深度也是高得吓人。
可能人家中东等国家,开采每桶石油的成本也不过五六块美元,我国却需要五六十块美元,差了可是整整十倍啊。
所以,在此情况之下,我国只能被迫的进口他国的石油,来满足我国的工业需求。
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的减产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进口俄罗斯与中东等国家的石油,虽然贵了一点,但是也还可以接受。
可是就在前段时间,根据新华社9月6日的报道:
“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先后宣布,将延长石油产量的主动削减幅度,直到年底。”
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原油的价格也将一路的飙升。
那么国际原油的价格升高,也就意味着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其实为什么沙特和俄罗斯突然宣布减产石油产量,我们不妨可以猜测一下......
随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缓慢增长,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用着资本的镰刀疯狂的收割着全球的韭菜,可谓美哉啊。
可是中国却是一个例外,根本就不搭理美国,三十年来一直高速发展,闷声发大财,如今已经紧跟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资本主义的老大,美国当然不想一个共产主义的国家超过自己,于是就开始各种的穷追猛打,拦路堵截。
无论是美国制裁华为高科技,还是把我国某些大学给拉入黑名单限制人才,都无不认证了这一点。
但我国身为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岂是被吓大的吗,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前段时间华为发布的mate60在高科技产业,也是狠狠的打了美国的脸。
那么好,既然在高科技方面制裁不了,就在能源方面下功夫,于是美国就迅速的拉拢了他的盟友,其中就包括沙特等中东国家。
接着突然就有一天,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本来是世界能源出口的大国,这一冲突的爆发也是彻底的打破了世界能源供应链。
其实美国也是主要的能源输出大国,可是美国主要产出的石油叫做“页岩油”,开采成本比较高。
美国既然想要挣钱,自然是要哄抬石油的价格,作为资本主义的大镰刀,也是想通过此次机会大赚一笔的。
油价的上涨引发信任危机
如今油价的不断上涨,也让民众对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原本供需和平的能源市场,如今的溢价如此严重,也不禁让大众都陷入到了深深的恐慌中。
去年冬天,欧洲各国就因为能源危机吃了不小的苦头,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俄罗斯向欧洲各国运输天然气的管道也出现了问题。
这也就导致欧洲各个国家,在寒冷的冬天连基础的供暖都做不到,甚至之前晚上灯火通明的瑞士,也闭上了灯。
有了前车之鉴,我国民众也是不断的担心,在石油持续减供的压力之下,自己以后会不会都加不起油。
去年冬天欧洲的悲剧,是否会重新在我国上演?
对于此次石油减供的危机,我想说的是,不必理会。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我国最为世界上第一天然气进口的第一大国,石油对外进口的依存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二,每年要进口1.2亿天然气、5亿吨石油、3.2亿吨煤矿。
如此大的进口量难道没有被人断掉后路的烦恼吗,为什么又要说不必理会呢?
其实之所以这样说,也都要归功与我国曾经花费几十年搭建的“四面八方”能源供应体系。
以非洲的安哥拉为例,安哥拉地下的石油资源可谓是相当的丰富,地下埋藏着12亿吨石油。
按理来说如此肥沃的资源,那安哥拉人民不是每天只有躺着数钱就行吗?
可事实并非如此,安哥拉直到2002年才打完内战,全国缺水缺电,地下还埋这几千颗地雷。
别说开采石油了,就连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这时我国就抓住机会,从2002年至今的十五年时间里,中国累计向安哥拉提供了超过200亿美金的贷款。
不仅帮助安哥拉修建了炼油厂、港口和发电站,十五年时间里让安哥拉石油产量从20万提升到8000万,让安哥拉走上富裕的道路。
当然,这出口的石油有一半是进入到了我们的国家,其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国的石油进口国高达二十多个,其中进口量最多的沙特也仅仅只占了百分之十几。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掌握中国能源的命脉,而中国也有足够的资本向任何一个能源出口国说不。
总的来说,虽然如今的油价也是不断的上涨,人们对于能源市场也出现了极大的恐慌。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实力来说,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相信再一段时间后,价格会慢慢的稳定下来。
去年冬天欧洲的悲剧,不可能发生如今中国的身上。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7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