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6月份我国再一次选择了减持美债。
根据美国财政部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继续减持113亿美元美债,目前美债持仓为8354亿美元,创下14年新低。
事实上,从去年4月起,我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截止到今年2月,我国已经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3月份短暂增持后,如今又已经是连续3个月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惠誉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到了AA+级,而这是惠誉自1994年首次发布美国信用评级以来,第一次进行下调。
惠誉对此给出的理由是:
考虑到美国政府未来3年内财政状况恶化、整体债务负担增加的预期,以及过去20年时间里,美国债务上限政治僵局所体现的“治理恶化”等因素,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说白了,就是担心美债雪球越滚越大,这个庞氏骗局早晚会有暴雷的一天,至于美国到底能不能支撑起AAA级,乃至于如今的 AA+级信用评价,公道自在人心。
要知道,自从6月份提高美债上限法案被签署通过之后,短短两个月时间,美债规模就好像脱缰的野马,飞速从31万亿来到了如今的33万亿。
国债连续增长,财政赤字也大幅度增加,哪怕是“天下无敌”的美利坚,又能撑多久呢?
无限借债,美国入不敷出
这次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预测称2023年美国政府的总赤字将攀升至GDP的6.3%,远高于2022年的3.7%。
而这代表着美国政府收入大幅度下降,新的支出计划太高,以及不断加息之下所带来的高利息负担。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仅本财年的前9个月,美国财政赤字就已经达到了1.4万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
今年6月份,仅1个月美国财政赤字就扩大了2277亿美元,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88亿美元。
入不敷出之下,但日子总归还是要过,所以只能无限借债,靠着借钱过日子。
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美债就是一场庞氏骗局,随着美国政府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暴雷只是早或者晚的问题。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自然不可能为美债接盘,减持才是唯一的主旋律。
不断制裁,想让中国接盘美债?
前段时间耶伦访华,市场上曾一致给出猜测,认为其最大目的就是说服中方购入美债,帮美国缓解压力。
但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恐怕耶伦此行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我国压根就没有接盘美债的意愿。
可笑的是,早已经习惯了“霸权主义”的美国,玩得还是一边制裁、一边求助的老把戏。
一方面有求于中国,希望中国能够救其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却制裁不断,损人而不利己。
比如8月10号,拜登宣布一项加大对华投资限制的禁令已经被签署,称“为保障国家安全限制中国的高精端领域发展”,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以及量子技术等方面。
再比如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围追堵截”,美国不光自己亲自下场,从刚开始限制7nm的芯片出口逐步扩大到14nm,还拉上了日本、荷兰,签订三方协议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半导体设备出口的限制,将芯片限制再次扩大到40nm。
由于害怕我国在高科技尖端领域不断崛起,抢走自己手中的饭碗,所以美国哪怕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将对我国的制裁进行到底。
但美国可能忘了,想要让中国接盘美债,就要拿出应该有的诚意,如果连解除制裁都做不到,凭什么要让中国去帮助自己的敌人?
或许是横行霸道惯了,美国已经不清楚怎样才是真正“求人”的态度。
中国从未打算接盘
以前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动辄在全世界进行收割,趴在众多国家身上吸血。
但随着美国一次次地将美元“武器化”,对俄罗斯放出“金融核弹”,全世界都看清了美国契约精神下的真实面目。
说到底,不过是在为自己谋求私利罢了。
也正是因此,今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去美元化的浪潮,包括中国在内,减持美债成为大势所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减少对于美元和美债的依赖。
以我国为例,除了连续抛售美债之外,其实我国还一直在增持黄金。
6月份我国黄金储备为6795万盎司,较上月增加68万盎司,而这已经是连续8个月环比增长了。
一面是减持美债,一面是增持黄金,我国态度已经表达地很明确了:
中国从未打算接盘美债,美国应该抛弃幻想。
不过对于美国而言,现在恐怕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就连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大佬都明确表示要做空30年期美债,美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想在国外寻找美债的“接盘侠”,恐怕将更加机会渺茫。
写在最后:
之所以我国不断减持美债,最根本的逻辑就是美债不断滚雪球之下,已经来到了暴雷边缘。
或许美国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中国接盘美债,但我国给出的答案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你继续制裁,我继续抛售,任凭你如何自导自演,反正美债我是不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5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