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正式实施,在华夏大地之上涌现出来了非常多个人能力极强的民营企业家,在这当中便有着一位名叫曹德旺的商人。
他凭借着在汽车玻璃领域的突出贡献,34 被人们送上了一个汽车玻璃大王的称号, 不过几年之前曹德旺却因为去美国投资办厂而引起了14亿国人的集体声讨,那么曹德旺为什么又要这么做呢?
真正的白手起家
曹德旺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他的人生经历饱含了艰辛、创业和坚持的故事,将一个富贵之家的子弟变成了“汽车玻璃大王”,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曹德旺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贵之家,父亲曾是一家著名百货公司的股东。然而,战乱时期的历史变迁使得他的家庭不得不失去积蓄,被迫迁徙到福建老家福清,曹德旺的早年并不被富裕和稳定所定义,而是伴随着历史的动荡和家庭的失落。
曹德旺于9岁时进入学校,但由于家庭情况,他在小学阶段勉强完成学业后便辍学,为了支撑家庭经济负担,他从16岁起便开始协助父亲倒卖烟丝和水果等物资,在当时,这类“投机倒把”的行为被视为非法,但他不得不冒险,曹德旺靠着各种努力和创业初尝,为自己积攒起了初步的资金。
曹德旺在30岁左右拥有了5万元的资本,于是他决定创立自己的企业。1983年,他承包了一家生产异形玻璃的小企业,但这个企业一直陷于亏损。
然而,曹德旺并没有被挫折击垮,相反,他开始进行大胆的改革,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逐渐扭转了企业的局面。这段经历显示出他的坚韧和决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冷静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开始引进大量外国汽车,但路况问题使得汽车玻璃的损坏率增加,导致了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曹德旺看准了这个商机,开始研发国产汽车玻璃。
他不惜代价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经过多次失败和探索,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合格的汽车玻璃,这个决策不仅让他的企业脱颖而出,也为中国的汽车产业作出了贡献,就这样,曹德旺不仅将企业扭亏为盈,还将所得的利润的65%上交国家税收部门。
去美国投资办厂遭非议,他是这么回应的
不过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曹德旺却开始在美国大规模投资建厂,他的这个举动顿时受到了美国方面的热烈欢迎与大力支持,正当国内的喷子们怒斥他是汉奸卖国贼的时候,曹德旺是这么回应的。
“我在中国投资办厂,每1,000万元人民币就要交680万元的税,而在美国我只需要交400万的税。”
也就是说,如果曹德旺的玻璃企业继续在国内经营的话,假如每年的营业额为100亿元人民币,那么就必须交给国家68亿人民币,相反到了美国则需要缴纳40亿人民币,这间接少缴纳了28亿人民币的税收,如果是你相信你们也会去美国投资办厂吧。
写在最后
虽然话是这么说,不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激情动荡的岁月之中,很多人都对曹德旺去美国投资相当不理解。
然而对于曹德万来说,他显然也没有忘本,虽然工厂开到了美国,不过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家人,都没有在国外有任何的身份,这相比于一些明面上打着爱好旗号的企业家,背地里却将两个女儿安排成了美国公民和加拿大长期居留者要高尚得多吧。
因为他也知道自己之所以之所以能够有今时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在背后的默默扶持,而这么多年他在美国投资办厂所省下来的税钱,他也全部捐给了国家的慈善事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4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