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中国基本消失,令人欣喜。但在欢乐背后,我们不应忽视世界经济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复苏之路远未结束,各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危机,坚定信心,聚焦增长。应对即将来临的各种困难时期。那么未来我们将会面对什么困难呢?
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紧张和货币政策收紧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出现明显疲软。美国第二季度GDP负增长,欧元区经济也出现衰退。
中国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就业压力等多重下行压力,6月制造业PMI已连续3个月下降,预计全年GDP增速将低于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经济下行风险,积极采取稳增长举措。
二、新冠后的困难丛生
1.通胀压力持续
与经济下行同时存在的另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通胀率居高不下。美国6月CPI达9.1%,创40年来新高,欧元区通胀率也超过8%。
我国6月PPI同比增长6.1%,已连续3个月上涨,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2.5%。从数据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居民端,通胀压力均在加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被迫高位运行,直接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消费成本。
这不仅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也严重影响了百姓的就业收入和生计。一旦通胀预期形成并进一步蔓延,将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胀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遏制通胀蔓延势头。
2.食品和能源安全问题凸显
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食品和能源供应链震荡,粮食和油气供应紧张,价格大幅飙升。受战争影响,小麦、玉米等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受阻。而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对油气供给的冲击也十分严重。
尽管进入夏季后,我国粮食和能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但从全年看粮食和能源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局部地区菜籽油、白酒等消费品短缺和涨价问题已出现,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民生。
如果全球供应链失衡进一步恶化,我国也将面临更大的粮食和能源安全压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问题,加强监测预警,保障重要民生物资供给。以确保人民群众温饱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3.出口需求下降压力加大
当前,外部环境明显恶化,海外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环境趋紧,全球增长动力不足。直接导致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下降。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增速已连续两个月下降,这预示着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这将进一步制约经济增长,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市场,稳定外贸。
4.就业压力持续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疫情反复导致服务业就业收缩,外贸下滑也使相关就业岗位减少。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现在经营困难加剧,承担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许多民企已经在损失线挣扎,如果不能通过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措施助企纾困,这些企业很可能面临倒闭,就业岗位也将随之减少。目前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连续两个月上升至5.5%,表明就业压力在加大。
为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就业力度。通过补贴、社保缓收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并增加减税降费力度。提供更多纾困资金,帮助民企渡过难关。
三、应对艰难时期
当前和未来的时期,我们都将面临各种经济社会风险的挑战。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困难,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现在正是国家和人民团结一心,坚定应对的时刻。我们不应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而要聚焦当前,着眼长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勇气和智慧开创未来。
结语
经济形势一时波动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保障好老百姓的民生。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充裕的物质生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二,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着眼当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稳增长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所在。
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你有什么看法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4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