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终于轮到中方要钱了,中国再抛200多亿美债,布林肯:有话好好说

中美关系的金融层面出现了一场微妙而重要的角力。长久以来,美国一直是向中国借钱的主要国家,但这一次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中国向美国要求回收债务。这一举动令美国政府颇为不安,尤其是对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人来说,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曾经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债主,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大幅减持美债,降低了持有量。然而,这次中国再度抛售了超过200亿美元的美债,进一步降至2013年以来的新低。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债的减持步伐仍在持续,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记非常不好的消息。

中国这一债务回收的行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担忧。拜登政府面临着美债流动性问题,而中国的减持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人感到着急,因为他们对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感到忧虑,希望寻求一种风险控制的方案。

美国政府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和谈判,他们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提高债务上限。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和谈判,他们终于在今年5月末达成了重要的共识。这一决定让拜登政府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为了应对债务上限的增加,他们迅速启动了印钞机的计划,希望通过发行短期美债来筹集资金。

拜登政府迅速刷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6000多亿美元的美债,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预计在年底前,总共将新增约1万亿美元的美债。然而,这么多的美债资产涌入市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美债供需平衡受到冲击,市场充满不安和担忧。投资者开始谨慎,担心美国政府大规模的印钞计划可能会导致通胀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凑巧地与中国展开高层对话,商讨政治经济等合作问题。这让人们产生了猜测:难道拜登政府拉着中方对话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是希望中国大幅增持美债资产,从而帮助美国度过这个艰难时刻?

美国政府意识到,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其资产持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经济状况。中美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尤其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中国政府逐渐对美国的恶劣态度产生了反感,同时对美国政府大规模印钞造成的美元资产信用危机感到担忧。

于是,中国做出了一个让美国政府措手不及的举动:不再是单纯借钱给美国,而是催促美国偿还债务。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中美金融关系的格局。中国开始持续抛售美债资产,这对美债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让美国政府深感不安。而令美国更加意外的是,中国竟然公开向美国发出“要钱”的声音。

在这个令人瞩目的故事中,特使克里访问中国成为转折点。中国向克里发出呼吁,要求各方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并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发出的一项重要信息: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也开始积极担当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特意向美国特使强调,发达国家应当兑现资金承诺,带头减排。这是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正在积极应对气候挑战,同时也要求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跟进。

多年来,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一直对发展中国家允诺提供气候问题资金支持。然而,实际行动却总是让人失望。发达国家口头承诺着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却迟迟未能兑现。

这种背信弃义的态度让中国感到不满,并认为美国等国家在气候问题上赖账行为令人无法容忍。

正当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问中国时,中国政府毫不犹豫地发出呼吁:各方必须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并且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一声音响彻国际舞台,彰显了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积极姿态。

然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向美国特使发出的呼吁:发达国家应当兑现资金承诺,带头减排。这实际上是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向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发出的“催债通知”。中国再次强调,解决气候问题需要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口头许诺。

虽然中国坚定地指出了美国的问题,但拜登政府似乎并不急着解决气候议题。相反,他们更关注如何从中国手中借到钱,也就是如何让中国增持美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一次美国媒体专访中,揭示了一项引人瞩目的计谋:美国正在全力以赴稳固与中国的关系,力图避免竞争升级为对抗。

这表明拜登政府感到压力巨大,急需寻求中方的合作和支持。

然而,中方并不着急妥协。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美国真的希望得到中国的配合,必须付出实质性的诚意。中方不愿再次陷入一场只有自己付出的角力中,他们坚信美国应该先展现出对气候问题的真正重视和决心。

拜登政府试图通过温和的态度来争取中国的合作,而中国则坚守立场,要求美国兑现承诺。这种博弈不仅关乎气候问题,也牵涉到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429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