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我姑父在上海1998年买的房子,因为可以退税5年,最多可以退满房价的1/3,当

我姑父在上海1998年买的房子,因为可以退税5年,最多可以退满房价的1/3,当时13.7万一套,5年退税最后还有2000多溢出。房子等于9万。54.8万卖给一对未婚的新上海人,用这钱买了一套高层房78万,8年后750万卖出。期间搬过几次家。现在姑父买的上海郊区周末度假面河别墅一套,自住中环洋房一套、外环空关在售高层一套。 网友评论 98年我家买了第一套商品房,那时候还是我爸厂里的福利,一套66平的房子,三万块,就这,我爸妈是省吃俭用好多年,还跟别人借了钱才买的,100万在那个年代和现在的2000万一样,对普通家庭都是天文数字 确实15年能挣1800万的人很少,但是如果2000年有100万启动资金做生意,估计现在应该不止1800万了 贫穷确实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我在售楼处干保安,一对夫妻三十岁左右,带着六七岁的小姑娘,一家人都很瘦就跟营养不良是的,开着宾利来买一套两千多万的别墅。 还有一对夫妻,听口音向北方人可能是东北的,男的看样子五十多岁,女的应该不到五十,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孩来卖房子,一家人都很瘦,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干装修的呢,售楼部经理亲自接待,后来才知道人家买了两套别墅,平均一套别墅最少两千三百万[捂脸] 买的人也不傻。。。2000年的上海滩跟2023的上海滩也没法比。。 卖房子的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买房子的也一样在选择自己的人生。 客观的说2000年的货币价值,对比现在的货币价值,基本上是十倍的差距。2000年能拿出一百多万买房的也已经是巨大财富了。当然上海市中心房产确实是这二十多年里涨幅最佳的产品。这个就是城市发展的红利。在北上深,就有15-20倍,在杭州南京苏州这些强二线城市能有10-15倍收益,还能跑赢通胀,而在三四线城市就只有5-10倍收益了,其实是输给通胀的。 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房子,然后呆在上海上班?有怎么多钱,到哪里都可以生活好,无非就是吃喝玩乐吗?有钱哪里都一样,何必独恋一上海呢? 说个很实际的上海看不起外地的都是一帮市区住的老破小房子的,有钱的上海人希望你们外地人来的越多越好不然他们的房子租给谁去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428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