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犹太人去村子收鹅,第一次100元收一只,第二次涨到了500元收一只,第三次更夸张

犹太人去村子收鹅,第一次100元收一只,第二次涨到了500元收一只,第三次更夸张,1000元收一只,村民们可高兴坏了,然而一个月后,犹太人却狂赚38万,而村民们却血本无亏,到底发生了什么?

都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从他们的教育方式上就能看出不少的细节,喜欢读书算是他们最为人知的一大标签。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仅给予了人们知识,还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人们的心智。

犹太人买鹅的故事便是出自《塔木德》这本书,它篇幅不大,却蕴含着很深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充满了商业价值,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故事开始,某地爆发了瘟疫,养殖场的鹅接二连三的死亡,老板看到这里分外心痛,本来他家有固定的供应商,现在这个局面,肯定是送不了货了。

不止是这一个地方,周围好几个养殖场都遭了殃,大批量鹅的死亡,导致市场上的鹅肉价格飞涨。

养鹅的断了货源,卖鹅肉的担心卖不出去,买鹅肉的因价格高望而却步,从哪个方面看都不算是好事,可一位犹太人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开车走访了郊区的很多村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村子里面看到了成群的鹅,这些鹅没有被圈养着,全部放养在山野田园间,平时的活动范围大,活动也多,吃的食物杂,这样的鹅肉反而比养殖场的优质。

犹太人很中意,当他把车停在了村子中央的时候,周围的村民都被吸引了过来,犹太人说明了此行想要卖鹅的意愿,开价100元。

村民们面面相觑,这里地处偏僻,信息闭塞,他们还不知道现在城市鹅肉的价格上涨得很快,平日里的收购价都是60元左右,没有人自告奋勇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到底他们就是不信任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村长也被热闹的声音吸引了过来,了解到了缘由之后,他原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提出可以将自家的鹅买几只给犹太人。

犹太人笑逐颜开,当即拿出了钱包给了村长现金,随后便跟随他去挑了几只壮硕的鹅。

原本顾虑重重的村民们,目睹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也卸下了不少的心防,听到犹太人说下个月还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把自家的鹅养得肥一点了。

这个村子里的鹅品质不错,犹太人售价200元一只,马上就被抢购一空。这一个月里,他不止做了这件事,犹太人还把去过的那个村子附近的某个养殖场买了下来,这桩生意他投入了很多。

另一边,村民们也不闲着,他们每天都在关注着自家鹅的生长情况,好在瘟疫没有降临到这里,村子里的鹅都很健康。

好不容易度过了一个月,犹太人如约而至,这次村民们早早就等在了村口,看到他开了比上次还要大的货车,心想货源肯定要翻倍。

果不其然,犹太人脱口而出收购价500元一只鹅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开始放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们恨不得将自家养的鹅全部塞到犹太人的车里。

犹太人也乐开了花,他算是彻底征服了这些群众,鹅的数量比上次多了很多,可他并不愁卖不出去,他将部分的鹅送到了刚刚买下的养殖场里圈养,又将一部分的鹅仍以200元的价格抛售出去。

第三次,犹太人再次抬高收购价,涨到了1000元一只,可村民们手里没鹅了个个愁眉苦脸,有人担心这样百年一遇发财的机会溜走,拍着胸脯向犹太人保证,让他下个月再来一趟,保证有鹅。

犹太人答应了驱车离去,其他人都很疑惑,打包票的人要去哪里弄鹅,他对着众人说道,“我们村周边不是有个养殖场吗,我们就去那里把鹅买来,再卖掉不就成了”,听完他这一说,周围人纷纷附和是个好主意。

就在大家忍痛用700元单价买了鹅后,犹太人再次来时却开价每只80元收购,这落差让村民们大呼接受不了,可没办法,犹太人也同情他们,市场行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养殖场里的鹅,就是犹太人从村子里曾经购买去的。

村民几番操作下来,每户几乎都呈现了亏本的状态,而犹太人则利用信息差赚得盆满钵满,累积了三十多万的财富。不得不承认,做生意需要活络的头脑,只有不断思考才有出路,才能赚到钱。

参考资料:

[1]犹太人与《塔木德》——李薇,时春荣,《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作者:青山读文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358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