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法案提高了美国国债上限后,美国财政部立马就放了个“大招”:
短短两周之内,发行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国债,使美债一路飙升直接突破32万亿,创下了新纪录。
32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中国、日本、德国、英国,这几大经济体的体量加在一起,也不到这个数目。
把这一笔债务平摊到美国民众身上,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负债23.6万美元,每人负债9.3万美元。
粗略计算,如果每个美国家庭每月专门拿出1000美金用来还债的话,还清这笔债务需要19年。
当然了,全世界都没指望美国人会还这笔钱,更何况以当前90%美国民众人均400美元的存款,需要靠信用卡过日子的现状来看,别说19年了,就算是190年也未必还得清。
而且目前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以往美国一年的发债量也只有2万亿美元左右,这次相当于半个月时间就用了全年整整1/3的额度。
美债问题愈发严峻,美国国内通胀压力高企,自身根本无力消化。
危急时刻,美国又想到了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希望我国能够伸出援手,救其于水火之中。
尤其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非常着急,一再喊话希望访华后,终于成行,据财政部网站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耶伦将于本月6日至9日访华。
然而,耶伦即便来了,恐怕也要失望而归,中国对于接盘美债没有一丁点兴趣,给出坚决回应粉碎老美的白日梦。
为何美国巨额发债?
其实早在美债上限提高法案刚刚通过之际,摩根大通就已经做出预警:
未来4个月内,美国政府可能发行8500亿美元的国债,等到2023年底,还需要借入1.1万亿美元的国债。
而之所以美国政府会如此大规模的发债,给人一种急不可耐的味道,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今年1月份,美债达到了31.4万亿美元的上限,尽管不能发行美债,但日子不能不过。
于是美国财政部动用了自己在美联储的TGA账户,使用“小金库”里的钱来应对各种开销。
但美国财政部的TGA账户里钱也没那么多,今年早些时候还有5726亿美元,等到5月底时,就只剩下不足400亿美元了。
因此,等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后,美国财政部迅速将填补“小金库”提上日程,不得不短期内发放巨额美债。
原因二则是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太严重,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9245亿美元,而上一年同期赤字仅为3600亿美元,暴涨了157%。
哪里都要花钱,偏偏又没钱,怎么办?
只好发行巨额美债,借钱过日子,不管以后过不过得下去,至少要先把眼下这一关过了先。
耶伦在等中国接盘美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刚结束,美国财长耶伦也“急了”,也明确释放了访华意愿,还表示:
“我访问中国是希望重建联系。”
而且不仅如此,前段时间耶伦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直言:
“尽管仍有问题需要解决,但中美脱钩将是巨大错误。”
“美国民众从中美贸易中获利巨大,中国民众同样获益,同中国的贸易给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停止同中国的贸易将是灾难性的。”
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国示好,耶伦的目的显而易见:
无非是希望中国能多买点美债,帮美国度过这次难关,毕竟美债上限刚刚解除,美国就一口气发行了7000亿美元的美债,如此巨额的债券,总得有人“接盘”才行。
针对这一次的天量美债,美国金融市场早已是一片风声鹤唳。
如果美国财政部一下从市场上抽走如此大的美元流动性,对美国银行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很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而由美联储继续印钞,为美债接盘的话,就相当于对货币市场继续“放水”,好不容易稍稍降下来的通胀压力,又势必升上去,美联储一年多的努力都会打了水漂。
所以由美联储接盘也不太可能,如今美国只好求到中国头上,寄希望于我国伸出援手。
中方回应粉碎老美白日梦
3月份的时候我国短暂增持美债,不少美国媒体误以为我国的风向变了,要准备继续接盘美债。
但时间来到4月份,我国再度小幅减持,证明减持美债一直都是我国的主旋律,从未发生改变。
实际上,我国对于美债表明的态度一直很明确:
就算美国说的比唱的好听,乃至于搞“道德绑架”,但购买美债依旧免谈。
比如今年美国众多高层一直在向我国喊话,除了释放友好信号,想要访华之外,还发动了“道德绑架”的传统技能,称“救美国就等于救世界”,“如果美国混不下去,那么全世界都得跟着玩完”。
但对此,我国除了在关键领域予以驳斥之外,给出的回应一直都是“已读不回”,压根就不搭理美国这茬。
而且另一方面,我国不仅在坚持去美元化,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也一直在稳步前行,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有数据显示,如今有超过25个国家在与中国结算时,采用的是人民币,且超过80个以上的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了货币储备。
因此,老美还打着想让中国接盘美债的算盘,无疑是在做白日梦,中国压根就没有增持美债的打算,去美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写在最后:
近几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为了遏制中国发展,老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还打算让中国接盘巨额美债,又怎么可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0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