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向美国供应稀土,要从天津港出海。总理访华期间,专门参观了天津港,想在一年内就开始运营。
蒙古正在推进新复兴政策口岸复兴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受邀访华,行程安排得很满,有足足的六天。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奥云额尔登这次出访,希望跟中国达成绿色发展、铁路连接、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蒙古还想向中国拓展贷款事项,因为相比于世界银行等多边贷款机构,中国贷款提的附加条件比较少。
从这一系列的议题里,可以看出蒙古确实相当重视和中国的经贸活动。但此前,奥云额尔登也强调过,蒙古正在寻求经济多元化发展,要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去年,中蒙贸易额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是982.9亿),差不多占到了蒙古贸易总额的65%(环球网数据)。奥云额尔登口中的单一市场,很明显是在说中国。
俄乌冲突带来了百年大变局,蒙古也不想把鸡蛋都装在中国这一个筐里,再加上蒙古一直奉行的第三邻国策略,奥云额尔登访华期间,蒙古双线并行,跟美国也签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在关键矿产领域上推进合作。
关键矿产,指的是稀土矿石,这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无论产量、储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我们还掌握最齐全的稀土产业链,西方世界一直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蒙古稀土的储量3100万吨,仅次于中国,有7个稀土元素成矿带。美国找蒙古签这份备忘录,打的主意就是用蒙古代替中国。不过唯一的问题是,蒙古要通过什么渠道,实现对美国的供应?
奥云额尔登
众所周知,蒙古的地理位置,是被中国和俄罗斯完全包住的,没有出海口。奥云额尔登此前想过,借用韩国的釜山港扩大国际市场。他在访问韩国的时候,对尹锡悦强调,釜山港将是蒙古贸易走廊上不能缺少的一环。
但从蒙古到釜山港的路上,依旧不可能绕开中国。蒙古方面明白,出海口的关键还是要看中国。这次奥云额尔登访华,其中一项行程是参观天津港,目的就是借道天津港出海。
早在2009年,中国和蒙古签署了一项合作,那就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划出10公顷,以优惠价租给蒙古50年。中蒙合作在此打造一个物流运输中心,让蒙古打破陆锁国的僵局。
天津港是距离蒙古最近的港口,每年有近9万个集装箱会从这里发向蒙古,而蒙古的嘎顺苏海图等口岸,也有9成以上的货物运输要经过这里。虽然蒙古已经在使用天津港了,但原计划的运输中心其实一直是搁置的状态。
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中,海运在成本上有绝对的优势。如果这个运输中心能够投入运营,将解除蒙古的运输瓶颈,加速货物的周转。这样一来,对内,将帮助遏制蒙古国内的消费品通胀;对外,则是可以帮助蒙古和180多个国家的500个港口,创造贸易往来的机会。
因此,奥云额尔登对天津港集团提出了合作的建议,希望在一年之内,将蒙古物流中心投入运营。这其实也是一种催促。
我看到一些网友说,蒙古如果坚持寻求第三邻国,尤其是美国来制衡中国的话,决计不能把天津港给蒙古用,否则无异于养虎为患。这种担心可以理解,如果蒙古真的倒向了美国,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可能像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这种中蒙俄联合项目,都会出现差错。
但我们也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天津港这个问题,蒙古要从这里对美国供应稀土的话,意味着主动权在中国。如果真的走到了极端情况,中国完全可以关闭天津港的大门,切断美国在蒙古布局的稀土供应链。这样一来,不仅是供应链,中国对稀土原材料的把控,也会更有力度。
此次奥云额尔登访华,中方表示愿同蒙古构建命运共同体,继续推动双边关系的深入。奥云额尔登也承诺,不会忘记中方给过的帮助,将深化经贸、能源等多领域的合作。
双方都希望两国交往向好发展,蒙古虽然不打算放弃第三邻国,但也并不想真的得罪中国,毕竟中国是它搬不走的邻居,闹僵了对蒙古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蒙古如何处理跟美国的关系,属于他国外交内政,中国不会插手,但当切身利益被破坏的时候,中方也将发起对等反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30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