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什么时候上市时间及值得入手吗(一加11屏幕参数价格及评测)

时隔一年,一加终于带来了新一代的数字系列旗舰,跟上代一加10 Pro的定位不同,这一回只有“标准版”一加11,不过这款手机身上也有不少“Pro”级的配置,例如QHD+的屏幕、超大体积的线性马达,相比以往一加非Pro的数字系列型号,焦段上也更全,这些配置的提升也为一加11整体的体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形和设计

一加11的包装就不赘述了,使用了品牌惯用的红色设计,拿到这款配色叫“一瞬青”,配了一个透明保护壳。另外有A口的100W SuperVOOC适配器以及定制的10A数据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随着一加11的发布,一加还推出了一款双口的100W适配器,1A1C的配置,且两个口都支持100W私有协议,还支持50W+50W的分配,另外兼容65W PD/63W QC5,这无疑是OPPO系产品里综合性能最强的一款适配器,配合一加11用自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加11的前面板基本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设计,这是一块6.7英寸QHD+的曲面屏,三星E4面板,刷新率为120Hz。这是一加首次在数字系列使用QHD+屏,一加11真正意义上的“前代产品”应该要追溯到接近两年前的一加9,那一款手机使用的是一块6.55英寸的FHD+柔性直屏。一加11的屏幕在硬件指标上和一加10 Pro的屏幕相同,这一块屏的数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升级之处在于一加11升级到了“LTPO 3.0”,同时加上了杜比视界的支持。

一加数字系列有标志性的三段式静音键,一加11自然也不例外,这也算是一加的“传统艺能”了,即将发布的一加Ace 2也将会带有这个功能。

一加11的后盖设计辨识度很高,官方称灵感来源于黑洞,整个相机模组在机身左上角,不过也做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圆形模组设计。摄像头模组左侧金属区域是不锈钢材质,摸上去是比较有质感的,但是和铝合金边框会有一定色差。后置采用三摄+三焦段,没有“凑数”的摄像头,这相比一加之前非Pro的数字系列也算是一个进步。

主摄使用了IMX890,它在接下来OPPO系产品中的出镜率应该会非常高。超广角是IMX581,支持3.5cm微距拍摄,广角为115°。2X长焦在CMOS的选择是比较让人意外的,使用了一颗IMX709,这颗CMOS是RGBW的,相比其他CMOS在暗光表现上会有优势,此前用在OPPO一些机型的前置上,为的是更好的暗光自拍表现。不难看出,一加11这一套后置模组和OPPO Find N2是完全一样的。

一加11左右两侧都使用了弧边设计,顶部和底部则做了个对称的小平面,因此整机是可以立在桌面上的,顶部比较简洁,只有麦克风和扬声器开孔,比较可惜的是没有配备红外传感器。

系统和功能

一加11搭载的是基于Android 13的ColorOS 13,这个系统已经在不少OPPO系的旧机型上陆续推送,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近年来的ColorOS在系统体验和功能上的发挥都比较稳定,和过往机型一样的部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全系共有三款容量SKU,其中两个都是16G大容量,这也符合一加最近加速普及大内存的策略。大容量内存加上系统本身对多任务驻留优化,让一加11有着更强的“保活”能力,毕竟之前的一加Ace Pro已经可以做到30个以上APP的驻留。因此系统中的内存扩展功能已经基本无用武之地。

因为平台的升级,一加11同样也支持双5G SA双通,即可实现在上网卡接通电话的时候,“副卡”依旧能拨入电话,而且这个时候两张卡都处于5G SA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双卡功能的完全体。

一加11在功能上最特殊之处在于首发了“游戏云计算专网”,这是一项能更好地解决弱网、网络拥堵等问题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游戏中遇到信号差的时候,会利用蜂窝网络走运营商最快的专属网络通道,在游戏中尽量保持更稳定的网络环境。为此,OPPO在全球建了8大云计算中心,共有10万台服务器用于这项技术。一加11的用户可以免费体验2年,在一些公共场合没有Wi-Fi或者Wi-Fi以及蜂窝网络信号都比较差的时候,开启这个服务将会有效降低游戏中的延迟。 ​

接着是一加11在体验上的另外一大升级——“仿生振感马达”,使用了来自瑞声的第四代技术平台CSA,马达体积达到了602mm³(9×16.3×4.1),这颗马达无论是技术还是尺寸都是Android手机之最。

除了硬件上的升级,一加在系统中也多处适配了更细腻的触感反馈,在日常使用中就能明显感觉到这颗马达相比前代产品有更强的振动量(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更有“劲”了),而且反馈的手感也更为出色,尤其是在和平精英这种对震动有专门优化的游戏中(最新深度适配的还有RPG游戏帕斯卡契约),这一点的提升尤为突出。

性能测试

新一代的Android旗舰除了普遍采用最新的第二代骁龙8,还刚好“凑上”了内存和闪存的同步升级,即LPDDR5x 8533Mbps和UFS 4.0,一加11自然也不例外,全系标配了新的“铁三角”。最高配的容量是16G+512G,是一个“双高”的搭配。

跑分方面就不多赘述了,一加11跟同平台的旗舰相比,安兔兔跑分比较突出,常温下就能突破132万,而UFS 4.0也带来了相当强的闪存性能提升。

游戏按照惯例先跑压力较低的和平精英,设置为HDR+90fps+抗锯齿,手机设置为200nits亮度+TWS耳机+电竞模式,室温22℃,这个游戏的压力对于二代骁龙8的手机已经算是小菜一碟了,帧数全程基本是一条直线,功耗5W出头,温度也控制得比较好。为了给今年的旗舰机更大的测试压力,我只希望光子能尽快重新开放HDR+120fps。

接着是压力更大的原神,设置为全高+60fps,手机设置与和平精英一致,另外加了性能模式,场景是须弥城和恒那兰那之间的折返跑图30分钟。在这个场景下,第二代骁龙8的手机流畅度基本都不会有问题,一加11的表现总体也很稳定,平均接近59帧,功耗约为5.44W。

观察游戏时的CPU,超大核在大部分时间的高频控制在2GHz以下,大核则控制在1.65GHz,可见一加的策略不是异常激进的类型,更倾向于保证足够帧数的情况下控制功耗。

在玩原神30分钟后,机身温度正面最高42℃左右,背部则约为40℃。

以往谈及一台手机的性能,大家都会更多地关注SoC的CPU、GPU的性能,其实随着家庭宽带速率的提升,手机的WLAN速率也同样是衡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代骁龙8搭载了新的FastConnect 7800,拥有支持802.11be的能力,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目前还无法发挥这颗芯片的实力。不过在笔者测试多款新SoC的手机后发现,就算是同样跑在802.11ax网络、单频峰值都是2882Mbps(160MHz频宽+4KQAM)的情况下,第二代骁龙8的手机普遍网速都比使用上一代FastConnect 6900的骁龙888、第一代骁龙8/8+平台的手机更快。

一加11是第二代骁龙8的手机中单频Wi-Fi性能特别强的一款产品,在测速APP中,甚至跑出了2100~2200Mbps的抢眼数据,在自带应用商店中也能轻松跑出2000Mbps的速率,如果家里拥有2000M或以上宽带,或者对内网速率要求高的用户,一加11能比一般的手机更好地发挥出高速网络的能力。

充电和续航

一加11使用的快充方案是大家比较熟悉的100W SuperVOOC,它相对于之前的80W和150W而言算是个兼顾电池容量和快充速率的折中方案,电池则是5000mAh双电芯。包装内配有A口的100W私有协议适配器和定制的10A数据线。

实测峰值约82W,25分钟充到100%(27.5分钟完全停止),整体表现符合预期。不过在公有协议的兼容性上依旧没有什么惊喜,还是17W PD,另外数据接口为USB 2.0。因为是标准版的关系,一加11并没有配备无线充,这也是比较可惜的一点。

在续航上,第二代骁龙8配合5000mAh电池的组合,让它在PCMark测试中获得比同款屏幕+上代旗舰SoC的手机明显更好的续航数据,这足以证明新SoC在能效上的进步是很大的。

拍照

一加11的拍照是改动比较大的部分,主摄改成了自去年11月起在OPPO系产品广泛应用的IMX890,规格上可看作是IMX766的改进版,同样拥有5000万像素、全像素全向对焦等特性。另外搭配了IMX709(2X人像)和IMX581(超广角)作为副摄,前者是一颗RGBW传感器,因为强调暗光性能,此前用在部分手机的前置上,而一加11则是用在了后置。不难看出,一加11的影像配置其实和OPPO的折叠旗舰Find N2是同款的,也同样有哈苏影调的加持,区别在于Find N2多了一颗马里亚纳X。

就日常的使用来看,一加11主摄的成片率是比较高的,甚至和前代带“Pro”的机型相比,用稍小的传感器也实现了更好的成像效果。尤其是暗光成像的效果,一加11表现明显比一加10 Pro更出色,这是让笔者比较意外的:

一加10 Pro

一加11

一加10 Pro

一加11

更多的一加11拍摄样张:

在可玩性上,一加11提供了通过哈苏认证的“哈苏自然色彩优化”(专业模式下开启RAW Plus),在人像镜头的玩法上也做了加强,开启人像模式以后的“1X”是模拟了哈苏XCD 30mm镜头的效果,而“2X”则是模拟哈苏XCD 65mm,同时提供了多级滤镜和美颜调节,另外还少不了“祖传”的XPAN模式:

总结

一加11算是一加“回归”OPPO后的第二世代的旗舰机,从它身上能看到在产品定位和设计上的一些转变,今后一加会更聚焦性能和游戏的体验。在全新平台的加持和更成熟的优化下,一加11有着不错的性能输出表现,而且还首发了“游戏云计算专网”,这算是OPPO在游戏体验上开辟的一个新的赛道,能有效提升游戏时的信号表现,通过一个成本高且特殊的形式来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一加11的包装上印有 “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锋品牌”,是一个简单且直接的自我介绍,除了传统意义上的CPU、GPU性能优化,一加其实还在一些相对不那么显性的地方做了努力,例如WLAN的速率、触控的优化(“超频响应”)其实都是性能机应该考虑的部分。随着OPPO的大量研发投入,相信一加后续的产品也会带给我们更多在性能体验上的惊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2013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