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分享干货

共研“新政策 · 新教学· 新挑战”——记林美珠名师工作室第4次活动

2021年11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的以“新政策 ·新教学·新挑战”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因疫情原因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林美珠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线上会议,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干货满满,学员们亦收获满满。

本次研讨会由6大分会场,三个分论坛组成。每个分论坛各具特色,如案列分享分小学和职前、初中和高中三大分论坛。这三大分论坛对在职的信息技术老师,是一手的资源和学习材料,看完学完,马上能借鉴和实践。主题工作坊:“AI.跨学科”——充满高科技,知识广、跨度大,打开信息技术老师的新“视界”。“乐高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外课堂实践”——双减政策下,看名牌“乐高教育”。每位老师可以按需所取,进不同的会场学习不同主题的案例说课与分析。

这次信息技术教育年会的重头戏是“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标准”的发布。课程开发标准的团队由权威的专家团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国教育学会于2021年10月20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团体标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标准(试行)》,2021年12月30日实施。

主题报告会上,课程标注开发团队从“目标定位、背景与现状”分析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理不清 用不准 缺结构”。通过标准的制定,解决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满足课程的需求“涵盖中小学阶段、素养能力导向、明确人工智能要点、横向多学科融合、问题与实践主导”。

林美珠名师工作室成员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到线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年会研讨。并纷纷发表了自己观看研讨会后的感想;

对熊璋教授和郑骏教授的报告金颖颖老师说:

徐志文老师对课程标准发布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叶梦梦对熊教师的报告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周乐明老师结合数字时代的生活说:

徐挺老师从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学习模式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发表观点说;

林素老师认为熊璋教授的报告让她这位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无限的荣誉和责任,让她的心暖暖的!她觉得:

本次信息技术教育年会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标准”发布的报告和解读,还有6大分论坛紧锣密鼓,高效率、有秩序地推进下来。案列分享分“小学和职前”、“初中”和“高中”三大分论坛。这部分内容对信息技术老师的吸引力不言自明,大家拿好“小本本”,认真的做起了记录。

张荣荣老师不仅自己架起多套设备看直播,还给工作室的成员们提示“精彩”点,对于案例的分享她觉得:

朱巧珍老师认真聆听了曾旭蓉老师的《人脸识别》课例,深受启发,她说:

翁延年老师开门见山,直接看热门案例,他着重观看了“乐高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外课堂实践”分会场的内容。印象深刻的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向金老师分享的他们学校基于SPIKE的多学科融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的多个教学案例。他说:

在为期两天的线上学习中,林美珠名师工作室成员们关注当下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焦点、难点,研究新政策、新教材,并将不断提高自身的,迎接新的挑战——将所学运用于日常教学,为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社会贡献一份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176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