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从《梅艳芳》谈起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75255.gif)
一、首先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金钱。
梅艳芳之所以在回忆中感慨,如果生命能重来,最好不要最初的那十几年,因为那十几年实在太苦了。由于家境贫困,她4岁半便出来卖唱贴补家用,混迹于社会的最底层,惨遭冷眼、歧视与欺凌。
宜春话说:人穷颜色低,烂柴没火眉。贫穷是人生最大的厄运,困在贫穷里,在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其他的追求都是奢侈。放眼我们周边,由于投资失败、赌博成瘾让家庭债务缠身进而妻离子散的案例非常多。因为金钱而反目,这是夫妻、姊妹、朋友、熟人翻脸的最主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夸某某人好,夸到最后,一定是他给了别人多少多少钱财,做了多少多少公益慈善。
这位朋友总结道,无论是想让自己活得有尊严,过得有底气,对未来有胆量,还是想让人家刮目相看,让人家说你好,让人家仰慕你,都需要有金钱做后盾。有钱人一出场,大部分人都会肃然起敬。
这位朋友还说,现在就连各级领导干部,都特别喜欢招商引资,特别喜欢结交有钱的人。
他还说,所谓的发展经济,不就是希望全社会越来越有钱嘛?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大家所有行为的终极目的,不都是为了变现赚钱吗?
二、有人认为,金钱虽重要,信仰价更高。
大家承认,在温饱都未能解决、生存受威胁的情况下,自然是金钱最重要。但在目前国家已经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的情况下,在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的情况下,金钱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了。
还是要有点信仰。信仰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所在。
有钱的老板,有钱的明星,为什么热衷做公益慈善?图名的当然不能排除。但更多的人,是花钱图心安,图心灵的东西,也就是图信仰。
如果仔细去观察,越是有钱人,越是喜欢宗教,喜欢供奉菩萨,喜欢进香许愿,喜欢放生,甚至以某种形式皈依佛门,他们也是图信仰。
现在还有些人,他们练瑜伽,练到最后,追求身心双修。有些人醉心某种艺术,或沉浸于某种爱好,都愿意往里面砸钱,大把大把砸钱。这些,都是愿意用金钱换信仰、追求心灵圆满的例子。
这里所说的信仰,其实也就是心灵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有信仰或者有精神追求的人,他们的心态往往是从容,安详,乐观,充实的。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牢骚和各种是是非非的纠缠。
梅艳芳后来有钱了,总是大大方方地借给别人,总是想尽办法做公益。
她甚至在遗嘱中说,每个月固定给亲人多少钱。那就是因为梅艳芳清楚地意识到,她的亲人没有信仰与精神追求,只会做金钱的奴隶。
三、归根结底,还是要健康和自由。
好日子,要有健康的身体去过。但目前,健康却是许多人的奢望。许多人依然还在为身外之物奔忙操劳透支身体,许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而没办法停下来。
人生最重要的,除了健康,还有自由。如果留心,就不难发现,现在有钱人有权人进监狱的案例,也是越来越多了。
逗趣有理 生活无常,逗趣有理。让我们一起,热情地生活,冷静地思考。 公众号
也许有人会说,爱情呢?
爱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里。
我们没有单独拎出来说。
—————
附录: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答朋友问
江西省宜春中学 刘京平
前 言:
近些年来,常有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对人总是这么热情,这样的热情,到底能坚持多久。这个,我还真难以回答。今天无意中找到了2006年前后我回答一个朋友的回信。洋洋洒洒,竟然写了近万字。记得当初写好后,在宜春日报社的明月论坛上贴过。原宜春日报社的一个记者,现在是市里的领导了,他有一次告诉我,说他有许多朋友都在QQ空间里转载过此文。我的印象中,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的某个刊物,好像还刊登过此文。
时过境迁,虽然文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透过此文,还是能看看见我年轻时的模样。感谢那个认真的、热情的、勤奋的、年轻的自己!为保持原汁原味,本次重发,不做任何更改,包括错别字。特此说明!
你来信说,你很烦,觉得人生没意思,想找个朋友谈谈心。也许我说不好,但作为朋友,我很愿意和你一起探讨。我这样做,既想帮你解脱,也想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下面我先说,如果说的不对,欢迎交流。希望坦诚相见,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哲学的经典问题,涉及人生观;这也是心理学的经典课题,涉及自我意识。
一般认为,当一个人开始关注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她的成长与成熟。也许,成长与成熟并不需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所谓标准或权威答案作为标志。而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根本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如果硬要深究,那我们只好说,答案可能就蕴含在找寻和追问的过程中。
二、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我们在成为如今的这个生命以前,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原材料其实早就呆在这个星球许久了。而这材料那材料刚好组装为我们,实在是源于太多的偶然。所谓亿万年修来的缘分或者福气,原来没有丝毫的夸张。
偶然造就的生命,却逃脱不了与生俱来的竞争的宿命。
就拿人的生命孕育来说吧。当你和数以万计的小蝌蚪,争先恐后奔向那唯一的卵子时,曾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一种场面啊。幸好,你赢了,你赛成了冠军,也赛来了你的生命。倘若,稍微来那么一点点闪失,生命就和你拜拜了。
生命来得如此艰难,我们怎能不珍惜?
三、
珍惜生命,就必须养活自己。
要养活自己,就必须自己找寻和创造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就必须直面风霜雨雪、牛鬼蛇神和光怪陆离,就必须学会斗天,学会斗地,学会斗人。
倘若不肯学,或者惧怕艰难,或者惧怕斗争,你不妨想想那些植物,为了阳光养料和繁殖,各显其能;看看那些动物,为了食物地盘和繁殖,各展其长;你就会明白: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也就是努力工作,多多赚钱。
四、
我们不能像植物,只求存活;我们不能像动物,只求吃饱。尽管我们需要吃饭,但吃饭不应该成为我们活着的理由。
如果在我们有能力确保自己以及家人衣食无忧之后,还汲汲于金钱利禄,没意思:家有良田千亩,每天只吃三餐;纵有高楼万栋,睡觉只需三尺。还再汲汲于功名,没意思: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还汲汲于声色犬马,更没意思:把自己退化成动物了!
我们应该有更高更远的追求。
有个颇为流行的段子,说的是一个记者到了某极其贫困的山区。她在那里遇见一个小放羊娃。她问放羊娃放羊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娶媳妇,同学又问娶媳妇干什么,放羊娃说是生孩子,记者再问,生孩子干什么?放羊娃说,生孩子当然是放羊啦。
放养娃的生活,你要不要?
一个渔夫在海边晒太阳。有人看见他,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渔夫说:我打够了呀,所以在晒太阳。那个人就说,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好赚钱买更大的渔网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渔夫就问:然后呢?那个人就说,继续买更多的渔网,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啊!渔夫又问,再以后呢?那个人就说,钱足够多的时候,就雇些人帮着打鱼,然后你就可以在海边买个房子,天天晒太阳。 渔夫就说:我不已经在晒太阳了吗?
渔夫的生活,你要不要呢?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这人说:“我在人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宫殿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有舒适的床铺。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开始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觉非常快乐。渐渐的,他觉得有点空虚和无聊,就去见宫殿的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意思,我现在是脑满肠肥了,对这种生活已经没有兴趣了,你能不能给我找一份工作?”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主人:“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这里了。”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可见,无聊就是人生的地狱。在我们有能力确保自己以及家人衣食无忧之后,还应该有更高更远的追求。
五、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把各种人生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饿了,我们要吃;冷了,我们要穿;成年后,还想找异性。这是自然境界。
为了满足这些愿望,我们勤奋学习长本领;我们努力工作多赚钱。动机是利己的,客观效果是利他利社会的。这是功利境界。
有一些人,深刻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愿意花时间去做义工,积极花精力去福利院照看孤寡老人,主动参与无偿献血,豪爽地捐款扶助贫困。据日前公布的“2007胡润中国慈善榜”,85岁的深圳彭年酒店掌门人余彭年凭借4年捐出20亿元人民币,再次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这些人,用行善的方法博爱天下,用道德的力量激活正义,让社会的人文情怀更加博大。这就是道德境界。
还有一些人,他的目光超越了民族国家,直达全人类、直达所有的生命、直达整个地球甚至直达宇宙。他们言行举止都服从服务于这个高远的目标。这就是天地境界。
记得非典肆虐的时候,许多人闻之色变。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中科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却大声疾呼:“把病人都送到我们这里来!”航天员参加试验,稍有闪失,就可能牺牲生命,可你,听说谁曾畏惧过吗?
伟大的人生,总是源于伟大的境界。
六、
芸芸众生,包括你,也包括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转悠。
当谋求衣食住行的努力遭遇失败时,当衣食住行能够高枕无忧时,我们都有可能对生活、对人生产生迷茫。
考霸张非,2003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因迷恋上网被劝退。2005年又以70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再次因深陷网络被劝退。2007年高考,他再次考入清华大学。然而,据报纸介绍,张非对人生依然迷茫,不知道考大学为什么?不知道读完该大学干什么?直嚷道:没意思!
因为感觉没意思,因为感觉压力大,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而又不甘心停留在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中,许多人选择了自杀。
真是太可怕了。
亿万年修来的缘分或者福气造就的生命,就这样化为乌有。
七、
哪里是安放灵魂的殿堂?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如何消除无聊?如何避免无事生非?
我认为应该:开阔眼界,提高境界。
第一、从阅读中吸取养分。做一次人太偶然,做一次人不容易,做一次人应该有价值。当我们不断地阅读,就能把我们个体的生命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去观照,就能把自己放到全人类乃至全球生命的背景中去思考。就能发现古今中外数以万计的生命是如何走过的,是如何实现价值的。从而让自己选择一个样板,或者在他们的基础上,创造一条新路。
第二、在交流中收获幸福。快乐有人分享,会翻倍升值;痛苦有人分担,会对半减轻。生活中的苦闷,职场上的压力,交往中的委屈,都可以在交流中有效释放。从而让你感觉生活幸福和人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你就能够把别人的眼睛化为你的眼睛,既能把别人的耳朵化为你的耳朵,就能够把别人的思考所得化为你的灵感,把别人的成功失败化为你的经验教训:这样,你的眼界就随之而开阔,你的境界就随之而高远; 这样,你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收获成长和成功。
八、
当前社会,有两种人生。
体制外的,天地广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你可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天高任鸟飞;在道德的规范里,海阔凭鱼跃。赚钱、赚智、赚心情,激情飞扬。
体制内的,是庭院里跑马。领导用你你就是龙,领导不用你就是虫。表面看,成虫成龙在于领导;但实际上看,成龙成虫的关键在于自己:一是要有真本领;二是,要学会毛遂自荐自我推销;三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倘若以上都行不通,还可以用圣人的话来指导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干我所爱是理想,爱我所干是现实。万一工作与爱好天各一方,你不妨在工作以外,为自己的心灵找寻一泓清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九、
生活不仅仅是享受,更多的是责任。尤其是我们在提高境界之后。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一个未成年人。首要的目标就是让自食其力养活你自己。所以,你必须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好好成才。让自己成为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有理想接班人。接家庭的班、接社会的班、接国家建设的班。
如果你是一个职工,一个成年人。首要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上孝顺父母长辈,下抚养儿女晚辈,中间关心照顾爱人朋友:让他们衣食住行无忧,让他们德智体美齐飞。所以,你必须好好工作,好好健身,好好承担责任: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
如果你已经退休,一个老年人。首要的目标就是愉悦心情健康体魄。所以,要教育、引导、宽容晚辈:维护家庭和谐;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家庭的、社区的、单位的、社会公益的。让自己老有所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十
任何时候,都要设法让自己快乐。任何时候,都要强健自己的身体。任何时候,都要有信仰、梦想和追求。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75263.jpg)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75261.pn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