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吗?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儿科医生一次性说清楚了
![](https://www.jinnalai.com/uploads/article/2021/11/29/72929.png)
看到孩子发烧
家长就如坐针毡
“什么时候可以吃退烧药?”
“发热会把孩子脑子烧坏吗?”
……
关于孩子发烧的20个问题
儿科医生一次性解答清楚
建议收藏
万一有机会用上
发热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家长和医生不要只关注发热,还是寻找原因。
按照体温高低分为4类:以腋窝温度为例,37.5~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
此外,急性发热为肛温≥38度,发热时间≤1周。
发热时间<2周,短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长期发热。
如果低热时间比较短,没有什么明显不适,可以在家观察。如果长期低热,尤其1周以上需要早就医,及早进行全面检查。
是否有细菌、结核感染; 是否有血液肿瘤疾病; 是否有免疫风湿疾病; 是否有内分泌疾病; 是否脑炎后遗症、脑外伤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出了问题。
发热的潜在好处:包括延缓某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在适度升高的温度下增强免疫功能。
发热坏处:发热使人不舒服。人体代谢率增加,耗氧量增加等有关。
不会!
不会!
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除非是超高热,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只有细菌、病毒等侵入脑内才会引起脑损伤。有的婴幼儿,机体反应能力差,出现体温正常,甚至低体温,照样出现化脓性脑膜炎。
因此,靠体温来判断是否会造成脑部的伤害是极不科学的,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发热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综合判定。
一方面减轻孩子发热引起的不舒服,避免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不一定!
孩子腋窝体温≥ 38.2℃(口腔温度≥38.5℃,肛温≥39℃)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退热治疗。
记住,儿童退烧药只有两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
3个月以内孩子发热建议物理降温。
优先使用口服药。
年龄≤3个月婴儿,不建议使用退热药,可以物理降温。
≥3个月孩子,遵医嘱用药。
严重感染,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者
精神反应差,无法口服补液
脱水伴意识改变或严重酸中毒
通过鼻饲或者肠内补液仍呕吐
儿童的大多数高热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对于持续发烧和不适持续超过两到三天的儿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不建议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治疗儿童发烧,特别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升高;胃炎和胃肠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可能;皮肤过敏等。
①可以使用激素退热?
弊大于利!
②换一种退热药怎么样?
国内外文献指出,单用1种退热药,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合用相比,退热效果差别不大
③可以灌肠退热吗?
不推荐
④可以用退热贴吗?
效果不明显
⑤哪些退热药不适合儿童?
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等待再等待。
高热不退时,补充足够的液体是关键。因为高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增快,容易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想喝果汁也可以。
如果口服困难,可以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避免脱水。
发热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除非是甲流乙流,需要奥司他韦抗病毒,对于其它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例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液。
若发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化脓性腮腺炎、猩红热等,这时候需要抗菌素,其它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使用。
推荐阅读:
医生做对这件事,门诊量翻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fenxiang/11366.html